[实用新型]一种带ST光纤连接器的蝶形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0983.1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7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陆正福;杜国良;孟庆伟;陆建伟;周海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南方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0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t 光纤 连接器 蝶形 光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蝶形光缆,特别是一种带ST光纤连接器的蝶形光缆。
背景技术
蝶形光缆,又称皮线光缆,是大规模应用于光纤到户(FTTH)网络中用户引入段的光缆,也适用于其他光纤接入的FTTO和FTTB等网络的用户引入段的光缆。蝶形光缆包括中间的光纤,光纤两侧的加强件和外面包覆的外护套。
在光纤到户(FTTH)网络中,用户引入段(即用户终端到分光箱或分线盒之间)采用在蝶形光缆的两端现场安装联接头(即冷接头)的方式解决。其具体操作方式是:将蝶形光缆套入尾套4;用专用工具将蝶形光缆端头按要求开剥成图2所示形状;
将开剥好的端头插入连接套5内,蝶形光缆的外护套1伸入连接套5尾部;拧上尾套4使连接套5压紧外护套1。
随着FTTH网络建设的全面铺开,这种操作方式暴露出很多的问题:
1、安装冷接头是在现场开放式的环境下操作完成,质量无法保证。
2、施工人员的情绪和操作水平造成接头质量无法保持一致。
3、受诸多因素影响,操作一次合格率低,造成冷接头的严重浪费。
4、指标波动大,重复性差。
5、冷接头与蝶形光缆间采用尾套压紧方式连接,所以连接易松脱,造成传输性能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ST光纤连接器的蝶形光缆。它便于操作,且连接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ST光纤连接器的蝶形光缆,其特点是:包括蝶形光缆和设在蝶形光缆端部的ST光纤连接器。
上述的带连接结构的蝶形光缆中,所述蝶形光缆的光纤与ST光纤连接器的ST一体件内的陶瓷插芯相连。
前述的带ST光纤连接器的蝶形光缆中,所述蝶形光缆的加强件置于ST一体件的尾部,并压有子套夹紧件。
前述的带ST光纤连接器的蝶形光缆中,所述蝶形光缆和ST光纤连接器的结合处设有尾套,尾套包覆在子套夹紧件外和ST一体件尾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蝶形光缆上设置光纤连接器,无需现场再安装连接结构,大大方便了光纤到户(FTTH)网络中用户引入段的连接。且蝶形光缆和光纤连接器不易松脱,强度高,链路性能优越,互换性好;而且为客户大幅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蝶形光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冷接头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外护套,2-加强件,3-光纤,4-尾套,5-连接套,7-子套夹紧件,12-ST一体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带ST光纤连接器的蝶形光缆,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蝶形光缆和设在蝶形光缆端部的ST光纤连接器。所述蝶形光缆的光纤3与ST光纤连接器的ST一体件12内的陶瓷插芯相连。所述蝶形光缆的加强件2置于ST一体件12的尾部,并压有子套夹紧件7。所述蝶形光缆和ST光纤连接器的结合处设有尾套4,尾套4包覆在子套夹紧件7外和ST一体件12尾部。所述光纤连接器为ST光纤连接器(包括ST/PC、ST/UPC、ST/AP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南方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南方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09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