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眩聚光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LED天花射灯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84485.6 | 申请日: | 201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2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傅海勇;林喜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海勇;林喜泓 |
主分类号: | F21V13/04 | 分类号: | F21V13/04;F21S8/04;F21V29/00;F21V17/1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光 组件 具有 led 天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光组件,尤其涉及一种防眩聚光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LED天花射灯。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相应的,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从而加重了自然资源紧缺的程度,因此,寻求一种既能促使经济快速发展又能减少自然资源消耗的这一课题,成为越来越多企业所要关注的目标之一。其中,在照明行业中,高效、节能的产品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而LED(英文全称为:Light Emitting Diode,中文全称为:发光二极管)天花射灯作为高效、节能的产品一种,它的出现为社会节约了不少的能源,但是,目前它还存在如下的不足。
现有的LED天花射灯包括散热器、空心的外壳、具有弧形反射面的反光杯、LED灯源及封装盖,外壳的一端与散热器套接,外壳的另一端与封装盖套接并形成收容腔,封装盖开设有与收容腔连通的通光孔,LED灯源呈与通光孔正对的收容于收容腔内并固定在散热器上,反光杯收容于收容腔内且位于LED灯源外,且反光杯的一端与散热器抵触,反光杯的另一端与封装盖抵触。照明时,LED灯源四周的光线经过反光杯的弧形反射面的反射穿过通光孔照射出去,而LED灯源的中心处的光线不需经过反光杯的弧形反射面的反射直接地穿过通光孔照射出去,使得LED灯源的光照散而不集中,光照效果差,从而使得现有的LED天花射灯的聚光效率极差,同时,由于LED灯源直接的暴露于人的视觉里,故使得该LED灯源射出来的光线会使得人们产生眩晕的感觉,长时间会破坏人的视觉系统。
因此,急需要一种既能防眩又能提高聚光效率以提高照明效果的防眩聚光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LED天花射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聚光组件,该防眩聚光组件既能防眩又能提高聚光效率以提高照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高一种LED天花射灯,该LED天花射灯具有本实用新型的防眩聚光组件,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LED天花射灯既能防眩又能提高聚光效率以提高照明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防眩聚光组件,适应于安装在灯座上对灯座上的灯源进行聚光,其中,所述防眩聚光组件包括反光杯及透光的防眩盖,所述反光杯贯穿的开设有反射腔,所述反射腔形成呈内凹式的第一反射面,所述防眩盖沿聚光方向内置于所述反射腔内,内置于所述反射腔内的所述防眩盖的底端遮盖所述灯源并开设有供所述灯源收容的底腔,所述防眩盖的顶端开设有顶腔,且所述防眩盖的侧面呈内凹式设置,所述顶腔与所述底腔正对,所述顶腔的开口大于所述底腔的开口,所述底腔形成呈内凹式的第一折射面,所述顶腔形成第二反射面,所述防眩盖的侧面形成与所述第一反射面相对应的并呈内凹式的第二折射面。
较佳地,所述反光杯与所述防眩盖沿聚光方向位于同一中心线上,使得反光杯和防眩盖的配合更好,从而为更好的防眩和聚光效果创造更好的条件。具体地,所述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一折射面及第二折射面均为以所述同一中心线为旋转中心的回转面,一方面使得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一折射面及第二折射面的加工容易,另一方面使得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一折射面及第二折射面聚光效果更好。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反射面的母线的曲率小于第二折射面的母线的曲率,所述第二反射面为圆锥面,所述第一折射面为二次曲面,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聚光效率以提高照明效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LED天花射灯包括散热器、LED灯源、封装盖、空心的外壳及本实用新型的防眩聚光组件。所述外壳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套接,所述外壳的另一端与所述封装盖套接并形成收容腔,所述封装盖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通光孔,所述LED灯源呈与所述通光孔正对的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并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防眩盖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防眩盖的一端遮盖所述LED灯源并与所述散热器抵触,所述防眩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封装盖抵触,所述反光杯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位于所述防眩盖外,所述反光杯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抵触,所述反光杯的另一端与所述防眩盖抵触。
较佳地,所述外壳的四周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散热孔,便于LED灯源的散热。
较佳地,所述散热器朝所述外壳凸伸出套接凸头,所述套接凸头插入所述外壳内与所述外壳套接,具体地,所述套接凸头上沿垂直于所述套接凸头的方向凸伸出若干导向限位块,所述外壳开设有与所述导向限位块配合的导向限位槽,使得散热器与外壳的套接更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海勇;林喜泓,未经傅海勇;林喜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4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夹式超声波传感器
- 下一篇:弹簧薄膜式减压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