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冲钢圈结构及具有缓冲钢圈结构的胸罩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3947.2 | 申请日: | 201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0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颜久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有得士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C3/14 | 分类号: | A41C3/14;A41C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1 | 代理人: | 于淼;张一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钢圈 结构 具有 胸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具有缓冲钢圈结构的胸罩,尤指一种具有缓冲材料或弹性材料的钢圈结构。
背景技术
胸罩除了修饰体形还具有保健及保护乳房的作用,因此必须兼具撑托及穿戴舒适的功能,现有技术中请参阅图6所示,其中胸罩底缘70布料部份车缝出一容置空间80,金属支撑物90可穿入该容置空间80,由于该金属支撑物90为刚硬材质尖锐结构,在穿设过程中易将布面穿破,且置入后易滑动、移位,金属支撑物90虽以胸罩底缘70布料覆盖,但其结构十分刚硬与人体皮肤接触仍有不适感,特别是金属支撑物90两端较为尖锐,与肌肤直接相顶,更易造成压迫、不舒适感,且易造成支撑物穿破布面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于胸罩底缘布料部份车缝置入刚硬尖锐结构的钢圈易造成布面破损及穿戴造成的不适感,本创作之目的在提供一种缓冲钢圈结构的胸罩,此种缓冲钢圈结构具有降低与肌肤接触之压迫感及易固定的功能。
为达上述的创作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缓冲钢圈结构,包括两容置钢圈布体及一钢圈组件,其中,两容置钢圈布体系两片圆弧扁平状的布面,与钢圈组件形状相符,容置钢圈布体大于钢圈组件;以及该钢圈组件设于两容置钢圈布体之间,并且包含有一支撑件及一弹性体,其中,该支撑件包括一钢圈以及一缓冲体,其中该钢圈呈圆弧状结构;以及钢圈的末端套设有该等缓冲体;以及该弹性体设于支撑件的一侧面。
其中,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体为一聚氨酯类高分子材质。
其中,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体为硅胶或乳胶。
其中,进一步地,所述两容置钢圈布体的周缘是藉由车缝或超音波热融方式予以固定,藉以将钢圈组件固定于两容置钢圈布体之间。
上述的一缓冲钢圈结构,包含两容置钢圈布体及一钢圈组件。该容置钢圈布体为两片圆弧扁平状之布面与钢圈组件形状相符,容置钢圈布体大于钢圈组件,其中钢圈组件包含有一支撑件,支撑件具有一钢圈,该钢圈呈圆弧扁平结构,钢圈的两末端套设有缓冲体,弹性体披覆支撑件的其中一侧面。钢圈组件置于两容置钢圈布体之间,两容置钢圈布体与钢圈组件相互对称,以车缝或超音波热融方式将钢圈组件固定于两容置钢圈布体之间,令两容置钢圈布体的周缘完全密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缓冲钢圈结构的胸罩,包括一胸罩本体,其包括两相连的罩杯以及由该两罩杯的外侧分别延伸出的胸围带体;以及一种如上所述的缓冲钢圈结构,其是固定于罩杯的底缘,其中该支撑件系位于罩杯与弹性体之间。
其中,进一步地,所述缓冲钢圈结构是以车缝或超音波热融方式固定于罩杯的底缘。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的缓冲钢圈结构呈圆弧结构,具有两侧面,其中一侧面系与批覆弹性体的支撑件的该侧面朝向穿带者,缓冲钢圈结构之另一侧面系与胸罩内侧底缘相对,以容置钢圈布体与胸罩内侧面底缘系藉由车缝或超音波热融方式将予以固定,藉以将钢圈组件固定于胸罩内侧面底缘位置。
基于上述结构,钢圈的两端设有缓冲体,可避免钢圈穿刺出容置钢圈布体,而造成布体破损,本实用新型利用缓冲钢圈结构固定于胸罩底缘位置,避免支撑件穿出布体,缓冲钢圈结构的胸罩降低穿戴者的压迫感,提升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揭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固定示意图。
图6是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缓冲钢圈结构 20容置钢圈布体
30钢圈组件 40支撑件
41钢圈 42末端
43缓冲体 44侧面
50弹性体 60胸罩本体
61罩杯 62胸围带体
63底缘 70胸罩底缘
80容置空间 90金属支撑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及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缓冲钢圈结构10是呈圆弧状,该缓冲钢圈结构10包括两容置钢圈布体20一钢圈组件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有得士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有得士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39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