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雾式电蒸炉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8482.1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4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李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雾 式电蒸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用厨房炊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快速蒸煮食物的喷雾式电蒸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蒸炉包括设有烹饪室的柜箱、装于柜箱的蒸汽发生装置,该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向烹饪室输送蒸汽的蒸汽室、蒸汽发生容器、设于蒸汽发生容器中的加热管以及蒸汽过热加热管。其中,加热管加热蒸汽发生容器产生的普通蒸汽,蒸汽过热加热管再对普通蒸汽进行进一步加热产生可输送至烹饪室的过热蒸汽。
然而,该电蒸炉需要设有多个加热管的蒸汽发生装置,不仅元件结构复杂且高温蒸汽的产生效率较低,热利用率低下。
另外,使用该电蒸炉时,必须预先在蒸汽发生装置内部存有液体,通过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内部的液体至沸点后,才能产生蒸汽。蒸汽的需求量越大,蒸汽发生装置中的存液量就要越大,耗费时间也越久,浪费的能源也越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更加高效的电蒸炉。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喷雾式电蒸炉,包括烹饪室以及设置在烹饪室一侧的高温蒸汽供给装置,所述高温蒸汽供给装置包括蒸汽加热腔、设在蒸汽加热腔内的干烧元件及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的出雾口朝向干烧元件,蒸汽加热腔与烹饪室连通。
所述干烧元件包括干烧管以及与干烧管接触连接的导热盘,雾化装置的出雾口朝向导热盘。
所述干烧管嵌入安装导热盘内或干烧管与导热盘焊接在一起。
所述导热盘材质为铁或铝或陶瓷或不锈钢。
所述喷雾式电蒸炉还包括提供雾化装置水的水箱,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喷嘴及压力泵,雾化喷嘴与水箱之间通过管道连通,压力泵设置在水箱与雾化喷嘴之间的管道内。
所述雾化喷嘴朝向导热盘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孔。
所述雾化喷嘴的形状为莲花状或球状或圆柱状。
所述雾化喷嘴为空心锥形喷嘴或实心锥形喷嘴或扇形喷嘴。
所述喷雾式电蒸炉还包括控制水流速度的流量计,该流量计设在压力泵与雾化装置之间的管道内。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喷雾式电蒸炉的高温蒸汽供给装置仅通过设置在加热腔内的干烧管,可在产生蒸汽的同时实现对蒸汽的快速加热,同时加热腔内由雾化装置产生的水雾直接喷在导热盘上,使得水与导热盘接触面积增大,使产生蒸汽速度快,提高了蒸汽产生的速率。并且,由于喷雾式产生水雾,避免传统锅炉式水垢的积聚,而导致水垢带来发热管烧坏,引发安全问题。
本实用新型喷雾式电蒸炉的蒸汽产生装置包括导热盘以及雾化装置的供水水箱。该雾化装置的出雾口朝向导热盘,雾化装置把水转化为水雾喷洒在导热盘上产生饱和蒸汽,有效避免了传统蒸汽产生装置加热水量过多,加热时间长造成的能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喷雾式电蒸炉的导热盘材质为铁或铝或陶瓷或不锈钢,该导热盘位于加热腔内与干烧管接触,铁或铝或陶瓷或不锈钢材料的导热性好且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喷雾式电蒸炉包括压力泵。该压力泵设置在水箱与雾化装置之间的管道内,依靠压力泵转速调节供水量,实现控制雾化装置产生水雾的速度及雾化量,避免由于水雾过多造成凝结,而降低蒸汽的产生速度。
同样道理,本实用新型喷雾式电蒸炉包括流量计。该流量计设在压力泵与雾化装置之间的管道内,依靠流量计控制压力泵的转速或者控制水管的有效横截面积,以调节雾化装置产生水雾的产生水雾的速度及雾化量。
本实用新型喷雾式电蒸炉的雾化装置至少包括一个喷嘴。该喷嘴朝向导热盘的一侧设置有密集孔,如此,有效地保证了,雾化水完全的与导热盘的表面接触,避免水雾扩散造成降低周围蒸汽温度的弊端。
除此以外,本实用新型喷雾式电蒸炉由于蒸汽发生及再加热都位于加热腔内,减少了电蒸炉的体积,并且干烧元件的热量全部用于加热蒸汽及产生蒸汽,避免了热量散失,提高了烹饪效率,还避免了多个加热装置的复杂结构。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喷雾式电蒸炉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喷雾式电蒸炉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俯视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喷雾式电蒸炉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俯视透视图。
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84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