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尾气余热加热车窗的除霜除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7823.3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7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雒磊;卢佳翔;张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S1/54 | 分类号: | B60S1/54;B60H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尾气 余热 加热 车窗 除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的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汽车尾气余热对汽车车窗进行加热,达到除霜除雾的效果。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高速运转,将燃油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热能。然而发动机大约只利用了热量的三分之一,其余大部分热量都随着汽车尾气的排放而被带走,剩余部分热量也被发动机零部件吸收,或者散失在空气中。发动机工作时气缸内气体温度高达达到2200K到2800K,汽车排放的尾气温度最高可达600℃到700℃。怠速时也能达到400℃左右。这些热量都被尾气白白带走,流失在空气中,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冬季天气寒冷,汽车的玻璃车窗上水分容易凝结成霜,附着在车窗表面,当驾驶员想要行车时,必须手动除去冰霜,才能使车窗视线不受阻挡。而且,当车内暖风空调开启时,由于车窗内外温差较大,极易在车窗上形成大量雾气,凝结于车窗内表面上。驾驶员只能通过手动的方式去除窗上雾气,这给汽车驾驶带来了较大的不便。同时在行车过程中,雾气还会不时的产生,严重时会干扰驾驶员的行车视线,对汽车行驶的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更加合理充分利用剩余资源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捷的装置。
该系统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尾气余热加热车窗的除霜除雾装置,包括环车窗水循环系统、水温传感器、排气管整流热传导装置、尾气温度传感器、中央控制装置、车窗内外温度传感器,信号由车窗内外温度传感器产生,中央控制系统接受并作用于排气管整流热传导装置,温度由循环水传递到环车窗水循环装置,水温传感器接受温度信号,反馈到中央控制系统。
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分析及处理反馈温度传感器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所述环车窗水循环系统包括储水器、暖气管道、暖气片。所述排气管整流热传递装置将尾气中余热传递给环车窗水循环装置。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优点:
1、本装置是通过对汽车尾气排放中余热进行热传导再利用、在天气寒冷时为汽车车窗进行加热,从而尽快消除玻璃车窗上的霜和雾。
2、充分利用了原本不能为我们所用的汽车尾气,减少了热量散失的浪费,降低了环境的热污染。
3、提高了驾驶员的驾驶操纵便捷性,使驾驶员在行车时有开阔清晰的视线,保证了驾驶员行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利用汽车尾气余热加热车窗的除霜除雾装置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环车窗水循环装置;2-水温传感器;3排气管整流热传导装置;4-中 央控制装置;5-尾气温度传感器;6-车窗内外温度传感器。
下面结合实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利用汽车尾气余热加热车窗的除霜除雾装置,包括:环车窗水循环装置(1);水温传感器(2);排气管整流热传导装置(3);中央控制装置(4);尾气温度传感器(5);车窗内外温度传感器(6)。其中环车窗水循环装置环绕布置于车窗边缘,通过水暖气管道与水暖气片相连接。当热水通过循环系统传递到水暖气管道与水暖气片时,温度以热传导的方式向车窗进行传递,加热车窗的周边部分,从而使整个车窗的温度升高,有效的液化车窗上残留的霜和雾,并起到去除作用,快速恢复驾驶员的行车视线。通过控制排气管整流热传导装置(3)的阀门开关,排气管整流热传导装置将对流经排气管的尾气进行管道整合、分流,从而对储水器中的水通过热传递的方式进行加热。在排气管中安装尾气温度传感器,使中央控制装置能够根据尾气温度,更加智能的控制水的温度和循环速度。储水器连接环车窗水循环装置(1),利用分流出来的高温尾气对储水器中的水进行加热,热水通过水暖气管流经环车窗水循环装置,并且利用在该装置内的热水循环对车窗边缘进行加温,起到加热车窗的作用,从而自动除去车窗上凝结的霜和雾。在水暖气管道中和车窗内外均安装温度传感器,并且连接中央控制装置。以便根据水暖气管道中循环水的温度和车窗内外表面温度,及时对水温进行监控,从而进一步控制车窗的加热温度,中央控制装置是通过开关排气管整流热传导装置(3)实现对水温进行实时控制的。若车窗温度过低,除霜除雾的效果不明显,且作用时间会较长;若温度过高,会引起车窗玻璃内部结构的变化,同时也影响车内人员的安全。各种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实现对车窗加热温度的实时控制,使整个装置的工作更加稳定安全,反应更加迅速,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和智能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78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板自动拆垛输送机
- 下一篇:汽车手止动防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