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编织机用纵包成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76310.0 | 申请日: | 201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8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马集团特种电子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16 | 分类号: | H01B13/01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王群 |
地址: | 3113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织机 用纵包 成型 模具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纵包成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纵包及编织工序中的高速编织机用纵包成型模具。
(二)背景技术
在同轴电缆结构中,外导体很多情况下采用铝箔纵包加金属合金丝编织的结构,在编织工序的高速编织机上一次完成。生产时通过一种尼龙材质的简易模具成型,模具一般分上模和下模。使用中存在以下缺点:(一)、模具在设计时一般只考虑与生产的线芯规格大小的匹配,而不考虑铝箔纵包成型的过程和机理,模具下开口的角度与铝箔纵包的帖服性存在明显的设计缺陷和盲点,同时模具的拐角和边角处有“台阶”,也容易损伤铝箔;(二)尼龙材质的模具使用周期较短,由于尼龙材质相对耐磨性较差,一般新模具使用15天后,便会出现明显的磨损痕迹。金属铝箔和编织丝将尼龙模具拉出一道道纵向“深沟”形状的开口,破坏了模具的平坦。从而使得铝箔纵包受到严重影响,容易产生纵包开口、皱褶、铝箔断裂等现象,影响产品的电气性能。
(三)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同轴电缆高速编织时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速编织机用纵包成型模具,通过设计倒角结构以及下模下开口的角度范围,减少了编织生产时铝箔受损,保持了模具内表面的平坦性,提高了铝箔纵包效果,延长了编织模具的使用周期。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编织机用纵包成型模具,包括有互相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拐角和边角呈倒角结构,所述下模对应的中间拐角呈倒角结构,与上模匹配;所述下模的下开口角度为17-21度。
所述上模和下模均为聚甲醛材质。
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上模的边角、拐角和下模的中间拐角处都设计了倒角,消除了边角和拐角对产品的损伤;2、下模的下开口角度为17-21度,使得铝箔纵包能够与模具服帖成型,进一步改善了铝箔纵包效果,同时也缓解了下开口与定径拐角处对铝箔的损伤;3、采用聚甲醛作为基础材料制作模具,由于聚甲醛是一种表面光滑,有光泽的硬而致密的材料,耐磨性和自润滑性也比绝大多数工程塑料优越,具有抗热强度、弯曲强度、耐疲劳性强度均高,耐磨性优良等特点。不容易受到金属合金丝拉伤,出现“深沟”现象。大大改善了铝箔纵包效果。也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周期,更换周期至少是原来的3倍以上,节约了模具成本。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高速编织机用纵包成型模具,包括有互相配合的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的拐角和边角11呈倒角结构,所述下模对应的中间拐角22呈倒角结构,与上模匹配;所述下模的下开口角度A为21度;所述上模和下模均为聚甲醛材质。
实际应用后,使用周期超过了三个月,且磨损不明显。铝箔纵包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铝箔开口、皱褶等现象不再因为模具磨损而发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电气性能,降低了模具和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马集团特种电子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马集团特种电子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63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闪烁式LED封装的支架结构
- 下一篇:锁闭式防泄球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