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仪表用报警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7683.1 | 申请日: | 2011-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0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受能;李夏宇;耿丽静;李寒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7/06 | 分类号: | G08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仪表 报警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载机LED仪表,具体是一种LED仪表用报警驱动装置,属于装载机LED仪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装载机行业普遍采用的LED仪表报警端输出电流小(毫安级),驱动能力弱,不能直接带动车载报警指示灯和蜂鸣器(安培级),只能进行简单的指示功能,当指示区域超过设定值时不能同步进行声光报警,导致驾驶员继续让装载机带病作业,给设备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仪表用报警驱动装置,仪表报警端能直接驱动车载蜂鸣器和报警指示灯,进行声光同步报警,提示驾驶员对出现的故障点做出相应处理措施,防止驾驶员漏看或遗忘,避免装载机持续带病作业,大大提高装载机的作业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仪表用报警驱动装置,包括蜂鸣器H、报警指示灯L和保险F,蜂鸣器H和报警指示灯L的一端通过保险F与电源连接,还包括报警驱动电路A,报警驱动电路A一端与仪表报警端B连接,另一端与蜂鸣器H和报警指示灯L连接。
其中,报警驱动电路A包括电阻R、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二极管Q3,,电阻R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二级管Q3的正极连接并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二极管Q3的正极连接至蜂鸣器H和报警指示灯L;电源为DC24V电源。
工作原理:当仪表通过传感器D检测到测量部位工作参数超过正常工作范围时,仪表通过内部控制芯片从第6脚输出毫安级微弱报警信号,报警驱动装置将此信号放大处理,达到安培级,自动驱动声光报警,向驾驶员发出警告,要求驾驶员及时对报警部位做出处理,保证装载机始终安全、可靠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改变了装载机传统仪表只能显示,不能报警的缺陷。2、报警和指示能同步进行,智能化程度高。3、兼容性好,可以根据不同的蜂鸣器、报警指示灯进行自由组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器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LED仪表用报警驱动装置,包括蜂鸣器H、报警指示灯L和保险F,蜂鸣器H和报警指示灯L的另一端通过保险F与DC 24V电源连接,还包括报警驱动电路A,报警驱动电路A一端与仪表报警端B连接,另一端与蜂鸣器H和报警指示灯L连接。
如图2所示,报警驱动电路A包括电阻R、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二极管Q3,电阻R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二级管Q3的正极连接并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二极管Q3的正极连接至蜂鸣器H和报警指示灯L。
如图1和图2所示,当仪表出现报警时,由仪表6脚向报警驱动装置S端输入一信号,该报警信号由零电位转换成高电位时,电阻R的前端电压(图2中SINGAL处)为+5V,通过限流电阻R的降压作用,在Q1的基极上产生1.2V电压,使Q1发射极、集电极导通,由于Q1导通而推动Q2发射极、集电极导通,从而达到电流电压转换的作用,蜂鸣器H开始鸣叫,报警指示灯L点亮,二极管Q3为保护二极管。
当报警信号由高电位转换成低电位时,SINGAL处电压为零,Q1和Q2处于截止状态,无电流通过,蜂鸣器H停止鸣叫,报警指示灯L熄灭,从而自动起到转换控制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76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