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正时链条液压张紧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7400.3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3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7/08 | 分类号: | F16H7/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正时 链条 液压 张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张紧器,更为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正时链条液压张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正时系统普遍采用链条驱动,主要是其可靠性高,具有免维护等优点。但本身也存在一些缺点,为了润滑链条与链轮通常在缸体及缸盖上面引油道并增加喷油嘴,造成发动机缸体及缸盖的内部结构复杂成本增加;另外随着发动机使用时间的增加,正时各部件磨损加剧,链轮将会变小,链条则会相对变长,这时链条有跳齿的风险,尤其冷启动时候,润滑油等尚未建立油压,液压张紧器张力尚未起到作用,各部件摩擦阻力又比较大,此时链条极有可能无法克服阻力而在起动机作用下强行运行而跳齿,为了避免跳齿目前液压张紧器普遍采取棘齿机构来预防,但是此类张紧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同时内部对清洁度要求非常高,当产品的清洁度超差时候可能导致张紧器发软或卡滞现象,使张紧器失效。链条跳齿或张紧器失效不但会因相位偏差使发动机性能下降,且有可能造成气门和活塞相撞发动机失效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较低、具有润滑、防止跳齿等功能且便于安装的发动机正时链条液压张紧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发动机正时链条液压张紧器,包括张紧器壳体、弹簧、单向阀、柱塞和阻尼器,所述的张紧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在所述的张紧器壳体上设有储油槽、润滑喷油孔和防跳齿挡块,所述的储 油槽和润滑喷油孔连通。
在所述的张紧器壳体上还设有腰形孔。
在所述的柱塞上设有泄油润滑孔。
在所述的张紧器壳体上设有柱塞限位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发动机正时链条液压张紧器,结构紧凑便于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成本低、有效地提供张力和润滑并可预防跳齿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张紧器壳体,2、储油槽,3、弹簧,4、单向阀,5、柱塞,6、腰形孔,7、阻尼器,8、泄油润滑孔,9、防跳齿挡块,10柱塞限位槽,11、润滑喷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发动机正时链条液压张紧器,包括张紧器壳体1、弹簧3、单向阀4、柱塞5和阻尼器7,张紧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在张紧器壳体1上设有储油槽2、润滑喷油孔11和防跳齿挡块9,储油槽2和润滑喷油孔11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发动机正时链条液压张紧器,在张紧器壳体1上设有储油槽2,这样可以存储机油,储油槽2和润滑喷油孔11连通,这样可以更好地润滑链条系统,有效减少缸体、缸盖油道及润滑喷油嘴,在张紧器壳体上设有防跳齿挡块9,在极限情况下可以有效地预防链条跳齿,可以限制导轨位置,使之不能摆离极限位置。
如图1所示,在张紧器壳体1上还设有腰形孔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张紧器固定在发动机缸体上时,在张紧器壳体1上设有腰形孔6,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加工、制造及装配误差造成的安装困难等问题。
如图1所示,在柱塞5上设有泄油润滑孔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张紧器运行时可以从泄油润滑孔8处喷油润滑张紧器与张紧器导轨接触部位以便减少张紧器与张紧器导轨接触处的磨损。
如图1所示,在张紧器壳体1上设有柱塞限位槽1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轨和链轮以及链条装起来后,拔掉张紧器壳体1柱塞限位槽10处销子,在弹簧力作用下预张紧链条系统。在发动机启动时机油通过油道引入张紧器储油槽2然后通过单向阀4进入张紧器柱塞5孔内推动柱塞提供液压力张紧链条,同时机油可以通过柱塞5前端泄油润滑孔8和油槽相连的润滑喷油孔11喷出润滑链条系统。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74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的调温装置
- 下一篇:新型高压柱塞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