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切花菊采穗作业的轮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7320.8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7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薛建平;李煜坤;黄武舞;蒋德表;陈志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6/00 | 分类号: | A01D46/00;A01D6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杨宏珍 |
地址: | 651708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切花 菊采穗 作业 轮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切花菊采穗作业的轮式装置,属菊花生产技术研究领域。
背景技术:
菊花乃世界四大切花之首。切花菊是体现一个国家花卉产业水平的国际竞争性产品,在花卉国际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目前切花菊全球经拍市的年总贸易量60多亿株,销售额约人民币200多亿元。2010年我国切花菊插穗出口上亿支。
切花菊插穗生产中是将菊苗扦插在10-20厘米的苗床上,待菊苗生长至可进行采收时,由人工进行采穗作业。由于传统采穗操作需要工人弯腰作业,工作效率较低,人员较累,费用费时。常年的连续生产,给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生产成本,企业效益也随之明显下降。因此,提高采穗作业的工作效率是提高企业效益的一项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切花菊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难题。
经文献检索,未见与本实用新型相同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用于切花菊采穗作业的轮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切花菊采穗作业的轮式装置,由乘坐板,一端焊接于乘坐板底部的提手架,对称焊接于乘坐板底部的两连接纵柱,其中心位置分别与两连接纵柱焊接的连接轴,分别置于连接轴两端的滚轮,两端分别与连接轴焊接的连接横梁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切花菊采穗作业, 较大幅度减轻了工人采穗作业的劳动强度,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的优点。也能够用于其他花卉或低植株蔬菜的采摘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切花菊采穗作业的轮式装置,由乘坐板2,一端焊接于乘坐板2底部的提手架1,对称焊接于乘坐板2底部的两连接纵柱3,其中心位置分别与两连接纵柱3焊接的连接轴4,分别置于连接轴4两端的滚轮5,两端分别与连接轴4焊接的连接横梁6组成。其中:
四个滚轮5为直径为15-20厘米、宽度为5.5-6.5厘米的圆形;连接纵柱3为长13-15厘米的铁质或钢质件,连接横梁6为长22-25厘米的铁质或钢质件。本实用新型采用常规方法制备。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切花菊采穗作业中,将本实用新型置于栽培菊花墒与墒间的操作过道中,工人乘坐装置上,双脚着地,进行常规的切花菊采穗作业,需要向前向后移动时,工人只需脚部稍稍用力即能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也适合运用于其他花卉或低植株蔬菜的采摘作业。
实际应用表明: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切花菊采穗作业中有效的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幅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未经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73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