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气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66100.3 | 申请日: | 2011-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1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超;林晋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车辆的排气管,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消声器和催化器形成在同一个外管的中空管腔中的一体式的排气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车辆的排气管,该排气管的结构为在同一个外管管腔中同时设置有催化器和消声器,发动机的排气先经催化器的催化作用后,再通过消声器的消声作用,例如参照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132320号公报。该排气管具有外管、内管以及催化器。所述催化器设置在外管内,所述内管设置在外管的内部且邻接于催化器的排气流向下游侧。这种催化器和消声器由同一个外管一体形成的排气管。相比于催化器和消声器分别独立形成的排气管,可以减少制造材料,节约成本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但是,申请人在实验中发现,该排气管的消声器部分的外管的内周壁上会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无阻碍地容易与催化器接触,在冷凝水的作用下,使催化器的净化功能降低,甚至造成催化器的净化功能的失效,降低催化器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冷凝水易倒流至催化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排气管,其能够阻止冷凝水接触到催化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排气管,包括外管、具有多个通孔的内管以及催化器,其中,所述外管包括第一管部以及沿排气流向位于所述第一管部下游的第二管部,所述催化器设置在外管的第一管部内,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外管的第二管部内以形成消声器,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第二管部之间设有用于防止冷凝水沿所述第二管部内壁流向所述催化器的台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上述的排气管中,所述第一管部的底部沿铅垂方向高于所述第二管部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上述的排气管中,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第二管部均为筒状,所述第二管部的内径比第一管部的内径大,且所述台阶部形成在第一管部与第二管部的邻接处的全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上述的排气管中,所述第二管部的内径自所述台阶部沿排气流向逐渐变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上述的排气管中,所述台阶部形成在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第二管部邻接处的铅垂方向的下侧,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第二管部在铅垂方向的上侧相互平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上述的排气管中,所述第二管部的内径自所述台阶部沿排气流向逐渐变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上述的排气管中,所述外管的第一管部具有第一筒状部以及从所述第一筒状部朝排气流向的反方向内径逐渐缩小的第一缩径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上述的排气管中,所述第二管部具有第二筒状部、以及从所述第二筒状部朝排气流向的下游侧的端部内径逐渐缩小的第二缩径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上述的排气管中,所述排气管还包括保护支架,所述催化器通过保护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一管部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上述的排气管中,所述排气管还包括支撑支架和金属丝网,所述内管的一端通过所述支撑支架固定在所述外管内侧,所述内管的另一端通过金属丝网与所述外管内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上述的排气管中,所述支撑支架包括第一连接壁和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一连接壁与内管的端部的外壁焊接,所述第二连接壁与所述外管的所述第二管部的内周壁或者所述台阶部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上述的排气管中,所述支撑支架还包括连接在第一连接壁和第二连接壁之间的第三倾斜壁,所述第三倾斜壁从所述第一连接壁朝排气流向的反方向逐渐向下延伸,且所述第三倾斜壁远离第一连接壁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管部的内周壁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与传统的排气管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管中,由于第一管部与第二管部之间设有用于防止冷凝水沿所述第二管部内壁流向所述催化器的台阶部,所以能够阻止冷凝水接触到催化器,保护催化器。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特征以及方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管的一个实施例的相关部分的纵剖面示意图,其中显示了在第一管部与第二管部之间形成有环状的台阶部,以便所述第一管部的底部沿铅垂方向高于所述第二管部的底部,进而防止水流向催化器;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管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相关部分的纵剖面示意图,其中显示了在图1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二管部的内径自所述台阶部沿排气流向逐渐变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61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缸曲柄圆滑块机构及其内燃机、压缩机
- 下一篇:汽车尾气净化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