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伞状无振动挤密扩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9097.2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7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米维军;熊治文;魏永梁;武小鹏;屈耀辉;韩龙武;郑静;孔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8 | 分类号: | E02D3/08;E01C3/0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伞状无 振动 扩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基加固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伞状无振动挤密扩孔装置,主要用于湿陷性黄土区和松软土区的铁路、公路、房屋等地基的挤密加固处理。
背景技术
我国高速铁路设计行车速度为250~350km/h,设计标准规定隧道内线路要有高平顺性,工后沉降不大于15mm,不同结构物间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mm。针对高速铁路湿陷性黄土隧道内有限的施工空间和地基处理要求,目前主要采取换填垫层、灰土(水泥土)冲击挤密桩、树根桩、高压旋喷桩等处理方式。相应以上处理方式,主要的施工机具分别为电夯机、冲击钻机、高压旋喷机、高压注浆机等,采用这些机具加固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存在着振动大,或注浆浆液难于控制,造成环境污染和湿陷性黄土隧道地基的附加湿陷变形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伞状无振动挤密扩孔装置,用于湿陷性黄土区和松软土区的房屋、道路等地基的挤密加固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伞状无振动挤密扩孔装置,包括柱状骨架,所述柱状骨架内上部设置有液压缸,下部设置有锥头,且锥头与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柱状骨架外设有挤土叶片和封土叶片,且封土叶片排列在挤土叶片外侧的间隙处;所述封土叶片、挤土叶片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柱状骨架的上部,挤土叶片的另一端设置有滑杆,且该滑杆穿过柱状骨架与锥头点接触。
所述封土叶片呈扇形,其小头朝上并均匀设置在柱状骨架外,并均匀设置在挤土叶片外侧的间隙处。
所述封土叶片的下端通过回位弹簧与挤土叶片连接。
所述锥头的端头设置有回位弹簧。
所述柱状骨架的顶端设置有在吊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工作时,外部液压站的驱动下通过高压油管逐渐注入液压油,液压缸内的活塞向下滑动,锥头随活塞向下滑动,将滑杆沿水平方向推出,挤土叶片和封土叶片在滑杆的推动下同步张开,随后通过外力将该挤密扩孔装置一次性拔出扩孔,对地基土实施挤压加密,从而实现了对湿陷性黄土区、松软土区的地基的挤密加固处理。作业完成后,液压缸中的液压油卸除,在回位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滑杆随锥头的竖向回位而进行同步的水平回位,同时挤土叶片、封土叶片在滑杆及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同步回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施工中无震动,操作方便、安全,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可靠;
2、体积小、自重轻、造价低;
3、适应性广:不仅可以应用于湿陷性黄土隧道的地基处理,还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区和松软土区的房屋、道路等小空间和大空间的地基加固处理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张开前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张开后的剖视图;
图4为图2的 I—I截面图;
图5为图3的II—II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伞状无振动挤密扩孔装置,包括柱状骨架6,在柱状骨架6内的上部设置有液压缸7,下部设置有锥头8,且锥头8与液压缸7的活塞杆3通过螺栓连接。在柱状骨架6外均匀设有六块挤土叶片2和封土叶片1。其中挤土叶片2呈长方形,并均匀铰接在柱状骨架6的上部;封土叶片1呈扇形,其小头朝上并铰接在柱状骨架6的上部;而且,封土叶片1在挤土叶片2外侧的间隙处;封土叶片1的大头朝下,其上设置有滑杆9,且该滑杆9穿过柱状骨架6与锥头8点接触。封土叶片1的下端通过回位弹簧5与挤土叶片2连接,以便于作业完成后挤土叶片2的回位;同理,在锥头8的端头设置有回位弹簧10。
为了便于操作,在柱状骨架6的顶端设置有在吊环4。
在拟处理地基土范围内利用螺旋钻、地质钻等小型设备按设计间距预钻直径为150mm的排土孔,利用外部起重装置将无振动挤密扩孔装置置入孔底。工作时,液压缸7在外部液压站的驱动下逐渐注入液压油,液压缸内的活塞向下滑动,锥头8随活塞向下滑动时将滑杆9沿水平方向推出,挤土叶片2和封土叶片1在滑杆9的推动下同步张开,随后通过外部起重装置将该挤密扩孔装置一次性拔出扩孔,对地基实施挤压加密。作业完成后,液压缸7中的液压油卸除,在回位弹簧10的驱动下,滑杆9随锥头8的竖向回位而进行同步的水平回位,同时挤土叶片2和封土叶片1在滑杆9及回位弹簧5的驱动下同步回位。如此往复循环,直至分阶段扩孔至设计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90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座垫立管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暖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