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气检测报警排风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0022.8 | 申请日: | 201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5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16 | 分类号: | G08B21/16;F04D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 检测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检测、传输及控制系统,特别是指一种可检测煤气泄漏并报警排险的系统。
背景技术
煤气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易于燃烧的气体,它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重要能源。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煤气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煤气在生产、储存、输送等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泄漏,煤气安全事故经常发生,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05%时,短时间内就使人中毒。因此,降低煤气浓度、防止煤气中毒及火灾事故的发生,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家庭来说都显得至为重要。
由于煤气无色无味,因此发生泄漏时人们并无法察觉,为了降低危害,大都使用煤气报警器,其可实时检测附近的煤气浓度,并在高于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目前使用的煤气报警器有多种类型,但是发生危险的时候,报警器报警后不再有其它的动作,当无人听到报警信号时,由于通风不畅,泄漏的煤气不能及时排出,导致中毒人员不能及时地得到救助,造成人员伤亡。
基于以上考虑,本设计人针对现有的煤气报警装置进行研究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前述背景技术中描述的目前煤气报警装置存在的安全隐患,提供一种煤气检测报警排风系统,其可在煤气泄漏时同时实现报警和排风,减少煤气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煤气检测报警排风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煤气检测传感器、至少一个变换电路、至少一个风扇系统、至少一个声光报警器、无线传感网络和总控台;煤气检测传感器、变换电路、风扇系统和声光报警器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地进行设置;煤气检测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连接变换电路的输入端,将检测的煤气浓度送入变换电路;变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风扇系统和声光报警器,将接收到的来自煤气检测传感器的煤气浓度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风扇系统和声光报警器;总控台设于管理中心,通过无线传感网络与各变换电路连接,接收变换电路传送的煤气浓度数据。
上述煤气检测传感器采用AIG-1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煤气检测传感器与风扇系统相结合,当煤气浓度较高时,不仅发出声光报警,还可同时进行排风,将泄漏的煤气及时排空,降低煤气浓度,提高安全性;另外,变换电路还会实时将煤气浓度数据送入有专人值守的总控台,从而实现集中监控,当各节点因故无法降低煤气浓度时,值守人员可通知消防或采取其它措施,便于及时管理,减少煤气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气检测报警排风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煤气检测传感器1、至少一个变换电路2、至少一个风扇系统3、至少一个声光报警器4、无线传感网络5和总控台6,以下将就其连接关系进行描述。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以应用于进行统一管理的小区进行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应用于厂矿企业等可进行统筹管理的场所,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对于小区住户而言,每家住户内均安装一个煤气检测传感器1,本实施例中采用AIG-1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所需煤气检测传感器1的总量可根据小区内的住户数确定。
变换电路2的数量与煤气检测传感器1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各住户内;所述变换电路2内储存有煤气浓度的至少一个预设值(本实施例中设置为两个预设值,分别为报警预设值和排风预设值),其输入端连接煤气检测传感器1的数据输出端,并将当前煤气浓度与预设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动作;变换电路2还可将接收到的来自煤气检测传感器1的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并传输出去。
风扇系统3的数量也与煤气检测传感器1的数量相同,其与各住户内的变换电路2连接,并在变换电路2的控制下启动或关闭,实现排风功能。
声光报警器4的数量也与煤气检测传感器1的数量相同,其与各住户内的变换电路2连接,并在变换电路2的控制下启动或关闭,实现声光信号的报警。
各住户内的变换电路2还通过无线传感网络5与总控台6连接,将煤气检测传感器1的检测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并实时传送到总控台6,由于总控台6一般设置在小区管理中心,由专人值守,因此便于进行集中监控、及时统一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00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鸭肫清洗桶
- 下一篇:从丙烯酸酯生产废水中萃取回收丙烯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