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驾驶室的附件的支撑组件以及相应机械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48543.X | 申请日: | 2011-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4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胡启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特彼勒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F9/16 | 分类号: | E02F9/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室 附件 支撑 组件 以及 相应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尤其是工程机械。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驾驶室的附件的支撑组件。
背景技术
机械尤其是工程机械、例如装载机、通常配备有驾驶室,用来容纳工作站以及保护操作人员,驾驶室通常由驾驶室框架和覆盖件形成,覆盖件包括覆盖在框架上的玻璃和盖板、例如覆盖在框架顶部的顶部盖板。这种驾驶室的顶盖的一部分通常延伸超出该驾驶室框架,以保护附装在驾驶室上的附件、如照明灯和天线等,并为驾驶室内的操作人员提供更好的防护。诸如照明灯和天线等附装在驾驶室上的附件通常安装在与驾驶室固定连接并自驾驶室向外延伸的支架上。已知在驾驶室的框架外侧并沿机械行进方向上安装横贯驾驶室左右的支架,该支架通常位于超出驾驶室的顶盖部分的下部,用于安装诸如照明灯和天线等附件,驾驶室顶盖延伸部分可以用于保护着照明灯和天线等。然而,整体横贯驾驶室左右的支架结构略显复杂、成本较高,并且不易安装固定在其上的附件。
因此,希望提出一种能够有效地支撑附装在机械驾驶室上的附件并且成本较低的支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驾驶室的附件的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的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驾驶室的框架上并从该框架伸出的支架以及与该支架固定连接的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支架构造成具有板状件的形式。此外,优选该板状支架具有多个通孔以及突耳部分。
所述加强筋优选包括并行布置的两个加强筋,并且可以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
这种支撑组件成本低廉,并且其安装也非常方便。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机械,该机械包括驾驶室框架和安装在所述框架顶部并且部分地从该框架伸出的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该框架伸出的支架以及与该支架固定连接的加强筋,所述支架位于从所述框架伸出的顶盖部分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支架为板状,并且优选该板状支架构造成具有带通孔的突耳部分。此外,优选所述加强筋与所述驾驶室框架固定连接并沿着大体垂直于所述驾驶室的方向向外延伸。
附图说明
图1是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组件的示例性机械的透视图;
图2是移除了机械驾驶室的顶盖的驾驶室的透视图,其中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组件;以及
图3是机械驾驶室的透视图,其中该驾驶室已经安装了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示例性的机械10,该机械包括车架11以及安装在该车架上的驾驶室12。虽然图1中将机械10示出为用于进行推土作业的土方机械,但该机械也可以是执行矿业、建筑业、运输业、农业等领域的各种作业的其它已知机械。
参见图2和图3,驾驶室12包括框架14、覆盖在框架14侧部的盖板21和顶板22,在顶板22的上部覆盖有顶盖17。顶盖的17的后侧顶盖部分23自驾驶室框架14向驾驶室12的外侧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用于支撑机械驾驶室12的附件的支撑组件包括支架13和加强筋15,其中,所述支架13例如通过焊接固定在驾驶室12的框架14上并且布置成从该框架14向外伸出,所述加强筋15则例如通过焊接与该支架13固定地连接。
根据图2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支架13由板状件例如金属板构成。该板状支架13在驾驶室框架14的顶端附近与该框架基本垂直地伸出,以便实现支撑驾驶室12的附件的功能。
仍参见图2,在支架13具有板状形式的情况下,可以在该支架上设置多个通孔131,以便有利于安装驾驶室附件,例如车灯18、收音机、GPS天线等。为便于安装,优选将所述通孔131定位于支架13的边缘附近,如图2中所示出的。这样,可以将车灯18的安装杆插入通孔131中,由此将该车灯安装到驾驶室12上。
此外,还优选将板状支架13构造成具有带通孔131的突耳部分132,以便进一步有利于驾驶室附件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附件支撑组件可以包括多个固定连接在支架13上的加强筋15。例如,如图2中所示,可以在每个支架13上并行布置两个加强筋15。支架13位于向驾驶室12的外部延伸的后侧顶盖部分23的下部,顶盖部分23可以保护安装在支架13上的灯18以及其他附件。
最后,应当指出,加强筋15可以布置在支架13的上表面上,也可以布置在支架13的下表面上,其中“上表面”是指图2中朝向上的表面,“下表面”则是指图2中朝向下的表面。
工业适用性
下面参照图2和图3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组件的设置及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特彼勒公司,未经卡特彼勒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85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