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火炬排放系统中的分子密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7251.4 | 申请日: | 201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6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夏;张俊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万安油气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46 | 分类号: | F23D14/46;F23D14/70;F23D14/82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鹏程 |
地址: | 457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火炬 排放 系统 中的 分子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储运行业火炬运行中的防止回火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火炬排放系统中的分子密封器。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化工储运行业用的火炬在运行中,部分用户使用的分子密封器频繁出现内钟罩脱落或底部排凝管堵塞的问题,造成憋压现象。内钟罩传统的固定方式是在钟罩筒壁上下用支撑块和内外筒壁连接支撑,由于火炬排放气组分复杂,又大多含有微量硫化氢组分,腐蚀性较强,支撑块腐蚀较快,钟罩在短短几年内就会脱落,脱落后的钟罩扣在内筒口上,造成憋压。一旦大量排放气体时,钟罩又被托起顶在外筒壁的上椎体处,封住火炬气出口,这样极易造成爆炸事故。同时由于传统分子密封器底部为平底, 一是当密封器下端的排凝管排液不畅时,内部积液不能及时排除,液面不断升高,势必会减少火炬气的流通面积,直至堵塞;二者平底结构的器底与凝液接触面积较大,腐蚀严重,极易因腐蚀穿孔进入空气,造成回火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火炬排放系统中使用的更为安全的分子密封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火炬排放系统中的分子密封器,包括内、外筒以及置于内外筒之间的钟罩,所述内筒的进气端和外筒下部密封连接,所述外筒的上端为出气口,在内筒外壁和钟罩内壁之间、钟罩外壁和外筒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钟罩支撑块;所述钟罩下方的内、外筒之间设置有横向支撑板。
所述外筒的上部为锥筒结构,在锥筒内侧沿周向对称设置有顶块。
所述外筒的下部为椎筒结构,所述排凝口开设在锥筒壁上。
在位于排凝口处的外筒内壁和内筒外壁之间设置有向排凝口倾斜的导流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安全性更强。钟罩下方的内、外筒之间设置有横向支撑板,不仅可以增加内外筒壁的强度,主要还可以防止钟罩脱落封堵内筒口,正常使用时,在支撑块腐蚀严重致使钟罩脱落时,钟罩筒体下落到横向支撑板上,不会向下封堵住内筒壁火炬气出口,在正常维修时打开检修孔,可以及时发现钟罩筒体压在横向支撑板上,即可判断钟罩脱落,及时对其进行维修,保证了分子密封器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火炬排放系统中的分子密封器,包括内筒1、外筒2以及置于内筒1和外筒2之间的钟罩3,所述内筒1的进气端和外筒2下部密封连接,所述外筒2的上端为出气口4,在内筒1外壁和钟罩3内壁之间、钟罩3外壁和外筒2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钟罩支撑块5,在外筒的下方开设有排凝口6和检修孔7;所述钟罩3下方的内筒1和外筒2之间设置有横向支撑板8,横向支撑板8可以设置成多根(如8根),当钟罩支撑块5被腐蚀严重致使钟罩3脱落时,钟罩3下落在横向支撑板8上,不会向下堵住内筒壁火炬气出口,在日常打开检修孔7维护时可以及时发现钟罩3脱落,进行故障排除,避免了憋压现象。
将外筒2的上部设置为锥筒结构,在锥筒内侧沿周向对称设置有顶块9,当钟罩3脱落后大量排气时,由于顶块9的阻止,钟罩3不会被大排量气托起封堵住火炬气出口,造成爆炸事故。
外筒2的下部为椎筒结构,排凝口6开设在锥筒壁上,可以减少凝液与金属筒体的接触面积,必要时还可以在筒壁内侧涂刷高温防腐漆,防腐蚀效果更好。在位于排凝口6处的外筒内壁和内筒外壁之间设置有向排凝口6倾斜的导流板10,则可以保证冷凝水全部及时排出,避免死角部位积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万安油气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万安油气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72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具有下凹光纤的连接器的光纤组件
- 下一篇:内燃机的冷却水通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