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作用气缸夹管切断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7100.9 | 申请日: | 201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0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郑平;闫勇;李军林;刘彦伟;陆明志;亓鑫;陈瑞金;陈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煤机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7/04 | 分类号: | F16K7/04;F16K31/06;F16K31/12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用 气缸 切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断阀,尤其是涉及一种双作用气缸夹管切断阀。
背景技术
目前,阀门型式主要有蝶阀、球阀、闸板阀等,各种阀门各有优缺点,分别适合不同的应用环境。如常用的蝶阀,生产技术成熟,安装使用较方便,但是蝶阀对管道内的介质要求较高,耐磨性较差,当流体颗粒粗大时,易损坏阀板密封面,需要经常维修更换,影响生产经营效益。闸板阀密封性能不好,开关动作时易漏液。球阀密封性能好,但是加工难度大,生产制作成本高。上述各种阀门在耐腐性环境使用时,须大量使用不锈钢,加工制作的难度增大,成本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密封性好、动作灵活、维护方便的双作用气缸夹管切断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阀体、双作用气缸、阀套,所述阀体包括上、下两半壳体,阀套位于阀体内、上下夹杆之间,上下夹杆与阀套轴向交叉设置,双作用气缸与阀体固定在一起,双作用气缸的上下活塞杆分别与上下夹杆连接,双作用气缸连接电磁换向阀。
所述双作用气缸两端的上下活塞杆分别与上下夹杆连接形成框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以双作用气缸为动力源,双作用气缸的上下活塞杆分别与上下夹杆连接,气缸动作带动上下夹杆同时反向动作,实现阀门的切断与打开。与单作用气缸作动力源相比较,工作过程中气缸体是固定的,工作安全,动作更可靠,双作用气缸的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安装与维护。2、壳体分为上下两部分,阀套装入壳体内,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布置,壳体及气缸等重复使用,阀门泄露时,只需打开壳体,更换阀套即可,维护简单方便,维护成本底。3、通过电磁换向阀实现阀门的打开与关闭,动作灵活,控制简单可靠。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切断阀相比,阀体不直接与物料接触,里面的阀套与物料相接触,通流面积大,并且阀套具有耐磨、耐腐蚀、及密封面大等特点,可实现良好的防腐效果,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阀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和图2的左剖视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6、双作用气缸2、阀套7,阀体6分为上、下两半壳体,双作用气缸2与阀体6固定在一起,工作过程中气缸体是不动的。双作用气缸2两端的上下活塞杆分别与上下夹杆连接形成框架结构,上活塞杆1通过连杆与下夹杆8连接在一起,下活塞杆4与上夹杆5连接在一起。阀套7内置于阀体6的上、下两半壳体内,并在上下夹杆之间,上下夹杆与阀套7轴向交叉设置,为保证阀套7实现良好的防腐效果,可采用耐磨、耐腐蚀材料制造,或在阀套7内层涂覆耐腐蚀层。阀门配置气控电磁换向阀3与阀座,双作用气缸2连接电磁换向阀3,控制气源进出气缸。阀门动作时,气控电磁换向阀3换向,双作用气缸2无杆腔充气时,推动气缸下活塞杆4与上活塞杆1外伸,带动上夹杆5与下夹杆8相向夹紧动作,上下夹杆的相对距离减小夹紧阀套7,切断阀套7内的流体,实现阀门关闭状态,如图4所示。阀门打开动作与上述动作相反,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形式,其他等价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煤机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煤机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71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LED光源的客车照明装置
- 下一篇:用于飞机液压系统的液压油试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