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硅片废切削液回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3418.1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2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肖应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应东 |
主分类号: | C10M175/04 | 分类号: | C10M175/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振安路霄边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片 切削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切削液回收系统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光伏硅片废切削液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光伏硅片多线切削的过程中,切削液的作用主要是分散、悬浮、润滑、冷却、提高切削效率,降低切削消耗等。现有的光伏硅片切削液主要成分是聚乙二醇和碳化硅,因此在光伏硅片切削产生的切削废液中主要成分系聚乙二醇和碳化硅。该种切削废液含有大量废砂浆等杂质,若将这些废砂浆等杂质清除掉便可得到以聚乙二醇和碳化硅为主要成分的光伏硅片切削液,可以重复再用,避免浪费。
现有技术中的光伏硅片废切削液回收系统是由多个工序构成,包括有离心分离分级、化学清洗、絮凝、萃取等分离原理和方法,目的是将光伏硅片废切削液中的废砂浆等杂质清除,得到合格能够再利用的切削液。
上述现有的光伏硅片废切削液回收系统结构,虽可提供给使用者回收切削液的功效,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诸多不足,造成现有的光伏硅片废切削液回收系统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现将其缺点归纳如下:由于现有光伏硅片废切削液回收系统的工序繁多,集合了多种处理设备,占据了较大的使用面积,并且回收过程加入了化学处理工艺,不能完好的保存原有的物质成分。另外,现有光伏硅片废切削液回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也较低,使得回收效率低,使得人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硅片废切削液回收系统,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光伏硅片废切削液回收系统工序繁多、占据面积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硅片废切削液回收系统,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光伏硅片废切削液回收系统不能完好保存原有物质成分、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硅片废切削液回收系统,包括用于收集光伏硅片废切削液的废切削液收集池、用于对光伏硅片废切削液进行固液分离的固液分离池以及用于收集聚乙二醇的聚乙二醇收集池;该固液分离池中设置有可转动地固液分离超滤膜装置,该固定分离超滤膜包括有产水管和设置于该产水管外的膜片,且该固液分离池与废切削液收集池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光伏硅片废切削液提升并注入固定液分离池中的提升泵,该提升泵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管道连通废切削液收集池,提升泵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管道连通固液分离池;以及,该聚乙二醇收集池和固液分离池之间设置有产水泵,该产水泵的输入端通过第三管道连通前述产水管的输出端,该产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管道连通聚乙二醇收集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管道的输入端从废切削液收集池的池口伸入到废切削液收集池中,该第二管道的输出端位于固液分离池之池口的上方,并朝向固液分离超滤膜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四管道的输出端位于聚乙二醇收集池之池口的上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液分离池呈一漏斗型,该固液分离超滤膜装置横向设置于固液分离池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利用产水泵,使固液分离超滤膜装置的产水管的内部形成负压,光伏硅片废切削液中的聚乙二醇通过膜片流入到产水管内并被产水泵抽出,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工艺简单,操作简便,使用的处理设备较少,占地面积较少。
二、其利用固液分离超滤膜装置进行固液分离的全过程均为物理处理过程,不存在有任何化学处理过程,能够完好地保存原有物质,便于人们直接使用,为人们提供了便利性。
三、通过配合利用提升泵和产水泵,实现了整个回收处理过程的自动化,无需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较高,利于提高回收处理效率,并有效控制了人工成本。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废切削液收集池 20、固液分离池
30、聚乙二醇收集池 40、固液分离超滤膜装置
41、产水管 42、膜片
50、提升泵 51、输入端
52、输出端 60、产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应东,未经肖应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34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保护装置的液体阀门
- 下一篇:打包救助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