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豆连续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3016.1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8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祥;张海泉;魏然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祥县嘉冠油脂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04 | 分类号: | F26B17/04;F26B3/02;C11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连续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豆制油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大豆制油生产过程中的连续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大豆水分含量一般比较高,在16.4~18.2%之间,制油前常常要将大豆进行烘干,以降低大豆的含水量,提高出油率,现有对大豆烘干的技术一般有二种,一是采用人工晾晒,二是采用烘干塔烘干,采用人工晾晒费用较高,大豆破碎较严重,杂质增多,工人的劳动强度大,采用烘干塔烘干需要购置烘干塔,烘干塔结构复杂,使用维修成本高,企业一次性设备投资大,不适合中小企业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豆连续烘干装置,其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大豆连续烘干装置由进料口、隔板、蒸汽出口、箱体、动力轮、传送带、蒸汽进口、从动轮组成,其特征是箱体设置为长方体形,箱体的左端设置动力轮,箱体的右端设置从动轮,动力轮与从动轮之间设置传送带,箱体的左端上部设置进料口,箱体的左端上部进料口的一侧设置蒸汽出口,箱体的右端下部设置蒸汽进口,隔板设置于箱体的内部左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传送带设置于箱体的内部。
使用时,大豆由进料口送入到传送带上,传送带在主动轮的带动下转动,蒸汽由蒸汽进口送入到箱体的内部,经过对传送带上的大豆烘干后由蒸汽出口排出,完成对大豆的烘干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大豆连续烘干装置结构简单,作业强度小,烘干效果好,适用于中小企业连续作业生产,且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
1. 进料口,2. 隔板,3. 蒸汽出口,4. 箱体,5. 动力轮,6. 传送带,7. 蒸汽进口,8. 从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为:所述的大豆连续烘干装置由进料口1、隔板2、蒸汽出口3、箱体4、动力轮5、传送带6、蒸汽进口7、从动轮8组成,其特征是箱体4设置为长方体形,箱体4的左端设置动力轮5,箱体4的右端设置从动轮8,动力轮5与从动轮8之间设置传送带6,箱体4的左端上部设置进料口1,箱体4的左端上部进料口1的一侧设置蒸汽出口3,箱体4的右端下部设置蒸汽进口7,隔板2设置于箱体4的内部左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送带6,其特征在于传送带6设置于箱体4的内部。
使用时,大豆由进料口1送入到传送带6上,传送带6在主动轮5的带动下转动,蒸汽由蒸汽进口7送入到箱体4的内部,经过对传送带6上的大豆烘干后由蒸汽出口3排出,完成对大豆的烘干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大豆连续烘干装置结构简单,作业强度小,烘干效果好,适用于中小企业连续作业生产,且生产成本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祥县嘉冠油脂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嘉祥县嘉冠油脂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30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