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可触发主动式头枕的两向腰部可调支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5497.1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3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筱琳;王光南;杜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礼恩派华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6 | 分类号: | B60N2/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武春华 |
地址: | 21415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触发 主动 式头枕 腰部 可调 支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可触发主动式头枕的两向腰部可调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已经进入平常百姓家,同时人们对于汽车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驾乘人员的舒适性。众所周知,人类的脊柱形状可以分为2个“S”形状,分别位于颈部和尾椎。这样的生理形状能增强人体活动的灵活性。脊柱由33至34块椎骨构成,包括颈椎、胸椎、腰椎及骶骨(盆椎)。颈椎有7块椎骨,具有最大的活动范围。胸椎的12块椎骨分别与肋骨相连,形成一个刚性加大的胸腔,保护人的内脏。腰椎的5段连接胸腔和骶骨,并为腰部(下背部)提供活动的能力。而骶骨有融合的椎骨段组成,通过骶骨关节与骨盆上的髂骨相连。在腰椎区域,由于具有较强的活动性以及支撑大部分的身体重量,并承担由于人的活动而引起的各种振动,使得腰部区域成为最脆弱和最需要保护的区域。一旦因为各种原因使腰椎脱离“S”形状时,腰部区域的椎骨间压力会迅速增加,因而会更容易疲劳以及疼痛,长时间的不正确腰椎姿势回加重腰椎的病变,造成腰椎间盘突出。
因此需要对汽车的座椅进行改进,使其能够根据人体的特点进行调节,增加舒适度,保障驾乘人员的身体健康。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机车座椅悬挂系统,能实现座椅和机车座椅的靠背缓冲。这样的悬挂系统通常悬挂在金属座椅骨架上。在能调节腰部支撑量的可调节腰托支撑系统中,有使用中间杆的前后移动来实现类似调节的方式,但是通常这种调节方式只有3个调节位置,不能实现无级调节。安装复杂,手动调节。现有的电动调节系统为直接固定在骨架,与主动式头枕系统分开,对骨架空间布局要求较高。
由于个体的不同,不同人员的腰椎凸出的情况是不同的,因此在驾驶员长期的驾驶过程中,为了能维持一个好的驾驶座姿,减少腰椎间盘的压力,需要座椅的腰部区域表面能调整,变形量根据个人的情况而不同。因此具有可调节腰部支撑量的腰部支撑系统显得相当重要。
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机车座椅悬挂系统,能实现座椅和机车座椅的靠背缓冲。这样的悬挂系统通常悬挂在金属座椅骨架上。在能调节腰部支撑量的可调节腰托支撑系统中,通常是通过两根钢条插进支撑板槽内,当两个电动调节器工作时,可以实现上下前后的四向调节,但是此类产品的耐久性能较差,主要受力件钢条容易折断,下端挂钩也容易产生噪音,给乘客带来不适感。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使其具有更佳的实用性和提供更良好的乘坐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可触发主动式头枕的两向腰部可调支撑系统,该系统方便座椅制造商灵活安排座椅的结构,以及安装各种安全装置如主动式头枕等,配备调节器以后,该系统能用于手动调节或电动调节,使得座椅可以根据驾乘人员的腰部情况进行调节,调节无噪音,且结构牢固,能实现驾乘人员良好的舒适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可触发主动式头枕的两向腰部可调支撑系统,包括光钢丝、拉索、调节器、调节器支架、塑料支撑板、三角钢丝、弹簧,所述光钢丝上端固定连接到座椅骨架,成为整个支撑系统的骨架,所述塑料支撑板安装在光钢丝上,其上端可以沿光钢丝可以上、下滑动;所述调节器通过调节器支架安装在光钢丝一侧,调节器的拉索连接到光钢丝中间的弹簧,弹簧连接到挂在塑料支撑板下端的三角钢丝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塑料支撑板中部有一条符合人体腰椎形状的凹槽,增加了驾乘舒适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光钢丝下端安装在主动式头枕触发板上。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上、下两个方向的调节,并且在支撑板上设置了符合人体脊柱形状的凹槽,增加了背部舒适度,同时在下端安装在头枕触发板上,不仅实现了驾乘人员良好的舒适效果,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牢固、简单、紧凑,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光钢丝;2、拉索;3、调节器;4、调节器支架;5、塑料支撑板;6、头枕触发板;7、三角钢丝;8、弹簧;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礼恩派华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礼恩派华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54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运梁车
- 下一篇:具有吸附功能的车用座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