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轮机双胞胎动叶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4056.X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5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三维技术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5/14 | 分类号: | F01D5/14;F01D5/30;F01D5/2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30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轮机 双胞 胎动 叶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轮机叶片,具体涉及一种工艺性好、装配简单、运行安全可靠的汽轮机双胞胎动叶片。
背景技术
汽轮机组的调节级动叶片,在高温、高压的气流中工作,承受各种复杂动、静应力,存在抗振型振动频率的干扰能力差及安全可靠性差的问题。汽轮机通流的调节级受到喷嘴尾迹引起的高频激振力和其他结构因素引起的低频激振力作用,在喷嘴配汽的汽轮机中还会受到部分进汽引起的大幅值低频激振力作用,常伴随有蠕变现象存在。因此,调节级双胞胎叶片在汽轮机高压缸中事故率最高。
目前,高压缸双胞胎叶片通常采用形状简单易于加工的T形或叉形叶根,叶冠处采用铆钉头形式,装配时将叶冠铆钉头和环形围带逐个铆装到一起,装配工作量大、复杂,故障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艺性好、装配简单、运行安全可靠的汽轮机双胞胎动叶片。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轮机双胞胎动叶片,包括第一动末叶片和第二动末叶片,所述第一动末叶片和第二动末叶片分别包括叶根、叶片工作部分和围带,所述叶根为菌形叶根,所述叶片工作部分为等截面型线,所述围带为平板结构;所述第一动末叶片的背面根冠加工有第一坡口,所述第二动末叶片的内面根冠加工有第二坡口,第一动末叶片和第二动末叶片在第一坡口和第二坡口处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的汽轮机机组调节级叶片工作效率低、制作过程复杂以及叶片装配不方便的问题;具有加工工艺性好、装配简单、方便、运行安全可靠的特点,能避开各种振动频率的干扰,能承受高温、高压状态下各种应力的作用,可满足300MW汽轮机组使用的需要。
所述叶根包括叶根工作部分,叶根工作部分的上端加工有圆弧形半圆销孔,叶片松装配进叶轮后,可通过半圆销嵌入,将叶片上提,使叶片叶根的工作平面与叶轮工作平面接触,保证叶片在正确的工作位置。
通常,所述菌形叶根的宽度D为75~85mm,所述叶片工作部分的高度H为35~45mm、轴向宽度B为70~80mm,所述围带的厚度A为7~12mm;所述第一坡口和第二坡口下方均保留厚度为1.8~2.2mm的装配面。本实施例中,所述菌形叶根的宽度D为80mm,所述叶片工作部分的高度H为40mm、轴向宽度B为75mm,所述围带的厚度A为9mm;所述装配面的厚度为2m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汽轮机双胞胎动叶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加工工艺性好,单只叶片加工简单,生产效率高;
2、现有双胞胎叶片一般采用T形叶根或叉形叶根,虽然易于加工,但叶根强度、刚性以及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工作时产生的应力变形和振动等方面有很大缺陷,容易出现事故,菌型叶根具有强度高、刚性强、抗疲劳、工作稳定等特点,可以克服以上缺点;
3、相对于普通T形叶根和叉形叶根,菌型叶根有装配方便的优点,松装配后,嵌入半圆销涨紧即可;
4、本产品采用自带围带方式,相对于现有产品的叶冠铆钉头和围带的铆装方式,具有强度高、精度高、叶冠处截面不变形,运行故障率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轮机双胞胎动叶片,包括第一动末叶片1和第二动末叶片2,第一动末叶片1和第二动末叶片2分别包括叶根3、叶片工作部分4和围带5,叶根3为菌形叶根,菌型叶根有强度高、抗疲劳、工作稳定、装配方便的特点;叶片工作部分4为等截面型线,围带5为平板结构;第一动末叶片1的背面根冠加工有第一坡口6,第二动末叶片2的内面根冠加工有第二坡口7,第一动末叶片1和第二动末叶片2在第一坡口6和第二坡口7处焊接连接;焊接第一坡口6和第二坡口7时,不将围带5铣通,保留若干毫米厚度的装配面10。
本实施例中,叶根3包括叶根工作部分8,叶根工作部分8的上端加工有圆弧形半圆销孔9,叶片松装配进叶轮后,可通过半圆销嵌入,将叶片上提,使叶片叶根工作部分8的工作平面与叶轮工作平面接触,保证叶片在正确的工作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三维技术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三维技术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40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发动机用曲轴润滑结构
- 下一篇:汽轮机末级动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