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金属和塑料比重分离的自动选别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0309.6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7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崔永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永日 |
主分类号: | B07B9/00 | 分类号: | B07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11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金属 塑料 比重 分离 自动 选别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金属和塑料比重分离的自动选别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电线电缆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铜和铝是电线电缆工业的主要基础材料,目前,我国电线电缆产品的铜铝消费已位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中国电缆工业的铜消费量达200万。今后几年,预计中国线缆工业用铜将以年增8%-10%的速度递增。
正如上述之电线电缆工业的飞速发展,废旧电线电缆也随之大量产生,在全世界,已使用或被交换下来的废旧电线及通信用电缆线种类繁多,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回收废电线电缆重的金属铜,往往采用燃烧方法,这样一来,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会因燃烧废电线将造成铜的损失高达20%以上,同时也影响了铜的质量。目前国内的废电线再生产业主要是采用人工拆解,低端设备,不仅生产成本高,铜和塑料的回收率不高,而且会产生废水排放,造成环境污染污染,重要的是浪费了宝贵的铜资源。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金属和塑料比重分离的自动选别机,以实现分离金属和塑料回收率高、分离效率高、环保性高等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金属和塑料比重分离的自动选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架体,倾斜安置在所述上架体上以进行有序运动并对金属和塑料进行导向的筛网,支撑所述上架体并与所述筛网联动的振动体,支撑所述振动体的下架体,用以调整所述上架体及下架体回转角度的调整角度器,以及提供动力的动力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选别机中,所述筛网包括由168-220目的不锈钢筛网组成的第一筛网层,安装在所述第一筛网层下方的由60目的不锈钢筛网组成的第二筛网层,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筛网层的下方的孔径为3.5mm的冲孔网。
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选别机中,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机,由所述电机带动的无级变速轮,由所述无级变速轮带动的皮带轮,所述皮带轮设置在一个偏心轴上,所述偏心轴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偏心套,所述偏心套在运动时与一传力轴联动,所述传力轴将动力传送至所述振动体,以使所述筛网进行振动而将金属物和塑料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选别机中,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装设有多个叶片,所述叶片转动产生的空气气流通过所述筛网,用以将比重轻的塑料通过筛网分离干净。
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选别机中,所述振动体由安装在所述上架体及下架体上的多个结构件,结构板,固连在所述结构板上的多个角钢,以及多个弹簧片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选别机中,所述无级变速轮通过皮带与一调节皮带轮联动,所述调节皮带轮通过一手柄调节所述皮带的松紧,进而调节所述无级变速轮的转速。
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选别机中,所述调整角度器安装在所述下架体上,并通过一调节阀门调节所述上架体与下架体之间的角度。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金属和塑料比重分离的自动选别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选别机具有结构科学、省电、具有分离金属和塑料回收率高、分离效果好、实用寿命长、环保性优、安全性高等优点,进而解决了现有金属塑料分离机分离效果差、安全性能低、污染高等诸多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及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金属和塑料比重分离的自动选别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及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金属和塑料比重分离的自动选别机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金属和塑料比重分离的自动选别机,其至少包括上架体1,筛网2,振动体3,下架体4,调整角度器5,动力系统6,以及机座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永日,未经崔永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03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去肉机胶棒的改进型结构
- 下一篇:一种数控机床加工信息的表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