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夹钳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6349.3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8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林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三明三重铸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12 | 分类号: | B21J13/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65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钳。
背景技术
在锻造企业中,工件锻造时,需通过夹钳夹持住工件后,方可进行锻造。现有的夹钳包括支撑体、液压缸、夹钳体,支撑体的末端活动连接有两个夹钳体,夹钳体呈圆弧状长条形、末端的内侧设有夹持装置、夹持装置为平面形,在两个夹钳体之间设有液压缸。锻造时,尤其是在对较难锻造环形或扁状工件进行锻造时,需对其进行翻转或移动,但由于在夹钳体末端的内侧设置的夹持装置为面接触,夹持时,变成为紧紧地夹住了工件,不能实现工件的翻转或移动,否则,松开夹后,再借助其它工具或手段方可实现对工作的翻转或移动,浪费了较多的时间及人力;另外,要实现大尺寸的工件锻造,达到对其夹持的目的,理论上可通过增大夹钳体的尺寸来实现,但由于锻造设备空间的限制,该夹钳的尺寸不能过大,因此,即使通过将现有夹钳尺寸放大,也不能实现大尺寸工件的锻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实现工件方便翻转或移动、且能夹持大尺寸工件的夹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夹钳,包括支撑体、液压缸、夹钳体,夹钳体呈圆弧状长条形、末端的内侧设有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装置为顶针形,在支撑体的末端活动连接于两个延伸臂一端,在两个延伸臂的另一端分别活动连接于一夹钳体中部,两个夹钳体的另一端相活动连接,液压缸设置于两个延伸臂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将夹钳体末端内侧的夹持装置设为顶针形,由面夹持变成了点夹持,在夹持环形或扁状工件时,通过变换夹持位置,在工件重力的作用下,实现了工件的翻转或移动,达到了变换锻打位置的目的;(2)由于设置了延伸臂,通过杠杆放大原理,增大了夹钳体夹持工件的工作尺寸,从而实现了大工件尺寸的夹持,在锻造设备有限的空间的内仍能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夹钳,包括支撑体8、液压缸6、夹钳体2,在支撑体8的末端通过销轴7活动连接于两个延伸臂4一端,在两个延伸臂4的另一端通过销轴3分别活动连接于一夹钳体2中部,夹钳体2呈圆弧状长条形、末端内侧的夹持装置1设为顶针形,两个夹钳体2的另一端通过销轴5相活动连接,液压缸6设置于两个延伸臂4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三明三重铸锻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三明三重铸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63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摩托车轮毂浇铸模具
- 下一篇:一种铝杆拉丝机放线架的活动放线悬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