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交通指挥棒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15213.0 | 申请日: | 2011-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4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国 |
| 主分类号: | G08G1/09 | 分类号: | G08G1/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华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8 | 代理人: | 石友华 |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交通 指挥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指挥棒,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的交通指挥棒。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交通指挥棒多为干电池供电,这有诸多不足之处。其一,使用干电池成本较高;其二,废弃的干电池容易污染环境,不环保;其三,需要经常更换新电池,以保证交通指挥棒的正常使用。
因此,在交通指挥棒市场中急需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不足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太阳能交通指挥棒,以解决现有交通指挥棒电池使用成本低、环保且无需经常更换电池的问题,满足各种生产场合之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太阳能交通指挥棒,包括:
位于下端用于手握的把手部分,所述把手部分包括灯体,,所述灯体的上端固定有透明罩,所述灯体左右对称的两个面上各有一个槽,其圆弧形面为安装有太阳能板的太阳能板槽,另一平整的面为安装有充电电池的电池槽,所述电池槽比太阳能板槽短,所述电池槽将在灯体的面分作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分设有橡胶按键、控制板,所述电池槽处设有与之相配的电池盖;
位于中间的发光管部分,所述发光管部分包括:透明管、自反光透光膜、吸塑吸塑固定支架和带LEDII的灯条,所述吸塑固定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灯条的LEDII安装间距相等的槽,所述槽的高度与所述透明管内径相适应,所述吸塑固定支架上还设置有两条导线槽,,所述发光管部分的中部设有透光罩,所述透光罩的内壁周围贴有滤光片,以及
位于顶端的手电筒部分,所述手电筒部分的上部设有前盖,所述前盖的下方设有反光杯,所述反光杯底部中心处设有LEDI。
优选地,灯体的底部边缘设有一个安装吊带的孔。
优选地,灯体底部安装有强磁磁铁,以将指挥棒通过强磁的吸力固定在金属表面上。
优选地,灯体下端设有一USB插口。
优选地,所述透明罩扣在太阳能板槽上,所述透明罩呈圆弧形。
优选地,所述透光罩是圆筒形。所述滤光片呈红色,从而内部光线可透出、外部光线被反射回去。
优选地,所述吸塑固定支架卡在所述滤光片的内壁,吸塑固定支架的长度与所述灯条的长度相同,所述吸塑固定支架坚起从中折叠为一体形成一个双层的吸塑固定支架,每层朝外的面上垂直向外伸出与灯条上LEDII数相同的槽,槽一直伸到虑光罩内壁且与虑光罩内壁充分接触,灯条上的LEDII位于吸塑支架两个面的槽内,从俯视图上可以看出包裹着LEDII的槽与吸塑固定支架交叉垂直。
优选地,所述透明管内壁设有光扩散筋条,以将所述内部LED发光二极管灯条产生的光扩散成特殊效果,使所述指挥棒的警示效果更佳。
优选地,所述自反光透光膜呈红色,可以保证所述内部红色LED发光二极管灯条产生的光线透过,同时所述自反光透光膜可以将来自所述指挥棒外面汽车前大灯灯光反射回去,达到双重警示作用,加强指挥棒的警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成本低,环保;灯条很好地被吸塑固定支架固定,使用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太阳能交通指挥棒的拆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太阳能交通指挥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太阳能交通指挥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前盖;2、透光片;3、反光杯;4、LEDI;5、LEDII;6、透光罩;7、滤光片;8、吸塑固定支架;9、电池盖固定螺丝;10、电池盖;11、充电电池;12、透明罩;13、太阳能板;14、控制板;15、控制板固定螺丝;16、橡胶按键;17、灯体;18、强磁磁铁;19、吊带;20、电池连接片;21、USB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1-3,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太阳能交通指挥棒,包括:
位于下端用于手握的把手部分,所述把手部分包括灯体17,所述灯体17的上端固定有透明罩12,所述灯体17左右对称的两个面上各有一个槽,其圆弧的面为安装有太阳能板13的太阳能板槽,另平整面为安装有充电电池11的电池槽,所述电池槽比太能板槽短,所述电池槽将在灯体17的面分作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分设有橡胶按键16、控制板15,所述电池槽处设有与之相配的电池盖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国,未经陈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52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意杨成林里种植芥菜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结构抗折强度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