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同步操控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1793.6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5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姜永福;路晓彤;钟彬;黄威;许志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道部运输局;北京锦鸿希电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6/00 | 分类号: | H04W5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8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同步 操控 通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重载运输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机车同步操控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GE公司的LOCOTROL系统是当今世界上最畅销的集成分布式动力控制系统,已在北美、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重载列车中得到成功运用。该系统主要包括操控系统模块、MMI显示模块、CCBII机车空气制动系统、无线数据通信系统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可以对机车动力分配和空气制动实行最佳控制,使车钩受力大大减小,列车中各机车提供的气流(空气波)大大改善制动性能。
无线数据通信系统是LOCOTROL系统的一个关键环节,LOCOTROL系统通过无线通信实现严密的控制逻辑,组合列车的主控机车广播操控命令,通过无线信道传送到各个从控机车,各个从控机车根据接收到的操控命令自动控制从控机车实现同步操作。同时从控机车也传送本地机车的状态信息到主控机车,以便主控机车随时了解系统的状态。
利用LOCOTROL系统可以开行组合列车,将单次列车的运输能力成倍提升,以此解决铁路重载运输中单次列车的运输能力提升的瓶颈问题。
原有的LOCOTROL系统普遍采用450M/800M无线电台模块作为其通信设备。这种方式在中国铁路应用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一)模拟通信之上已有传统的列调、无线车次号传输、列尾风压等应用,已处于不堪重负的状态;(二)模拟通信的传输距离只有3-5公里,并且随着距离的增加,通信质量处于下降状态;(三)模拟通信容易受到天气、地形、电磁等干扰,信号稳定性差;(四)大秦线大多处于山区,地形复杂,隧道多,信号质量很差。因此原有的LOCOTROL系统的通信系统并不适合在大秦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车同步操控通信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车同步操控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将机车接入GSM-R网络的GSM-R通信模块;
用于接收所述机车的指令并将该指令传递给所述GSM-R通信模块、通过所述GSM-R通信模块完成所述机车和地面应用节点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的主控板;
用于为所述GSM-R通信模块和所述主控板供电的电源模块;
其中,所述主控板通过串口和所述GSM-R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板、所述GSM-R通信模块连接。
如上所述的机车同步操控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主控板包括CPU、以太网卡、串口扩展板、存储器、看门狗模块、实时时钟、复位按键,所述以太网卡、所述串口扩展板、所述存储器、所述看门狗模块、所述实时时钟、所述复位按键分别与所述CPU连接。
如上所述的机车同步操控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EMI滤波器、电压变换模块,所述EMI滤波器与所述电压变换模块连接。
如上所述的机车同步操控通信装置,其中,该装置还包括采集所述机车和所述地面应用节点之间的通信数据,并将所述通信数据传输到地面上的服务器上的监测板,所述监测板和所述GSM-R通信模块连接。
如上所述的机车同步操控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主控板、所述GSM-R通信模块、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监测板均为两个;
其中,两个所述主控板之间通过以太网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车同步操控通信装置采用GSM-R通信模块和主控板将机车接入GSM-R网络,实现了基于GSM-R网络的机车与地面应用节点的通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车同步操控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控板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模块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道部运输局;北京锦鸿希电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铁道部运输局;北京锦鸿希电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17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