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座椅新型前翻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1628.0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8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汤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海市九龙座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0 | 分类号: | B60N2/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363107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新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前翻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座椅新型前翻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或客车为了方便装货,通常会将座椅设计成可翻转的座椅,从而当需要装货时,可将座椅翻转折叠起来,为装货提供更大的空间。然而,现在的翻转座椅的部分前翻机构活动距离小,座椅翻动时相对位置改变有限,不能满足客户装货时对座椅让出更多空间的要求。
申请号为00205216.4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向前翻转装置。该装置通过在靠背上安装一锁钩提手,在座椅支座的下方设有钩锁联动杆,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片式锁钩的中部固定连接,钢索拉经的一端与上部的锁钩提手的拉筋支架连接,其另一端与与片式锁钩的后端构成转动连接,片式锁钩的锁头可卡装在固定于座椅底座上的锁环中,座椅支座下方的座椅底座通过铰链轴与连接板连接。当需要折叠翻转座椅时,用手向上拉动锁钩提手,拉筋支架带动钢索拉筋向上运动,从而使钢索拉筋连接的钢板片式锁钩以锁钩连动杆为支点而向上运动,由于限位块限制回位弹簧的位伸,钢板片式锁钩的锁头会从锁环中脱离出来,此时,用手推动靠背,则座椅就会以铰链轴7为轴向前翻转,从而腾出空间。但由于其翻转的支点为座椅自身底部的铰链轴,因此其最大能腾出的位置以铰链轴为界限,不能在扩大了。由于两座位之间还设有放脚的空隙,该实用新型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这部分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且维护方便的座椅新型前翻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座椅新型前翻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前翻机构设置在前、后两座椅之间,所述的前座椅包括椅脚,所述的后座椅包括座位部分,所述的前翻机构包括座椅前转动支架、中间翻转支架、前椅脚连接板,所述的座椅前转动支架的一端与后座椅座位部分的骨架焊接固定,座椅前转动支架的另一端与中间翻转支架的一端铰链连接,中间翻转支架的另一端与前椅脚连接板铰链连接,所述的前椅脚连接板与前座椅的椅脚固定连接。
所述的座椅前转动支架的一端与后座椅座位部分前端的骨架焊接固定。
所述的中间翻转支架呈“门”字形。
所述的前翻机构还包括用于与车身锁定而稳定座椅的固定卡,该固定卡与中间翻转支架焊接连接,所述的车身上设有与固定卡相匹配的锁扣。
所述的固定卡与中间翻转支架的后端焊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翻转结构不变,只比普通前翻座椅增加了中间翻转装置,从而方便用户操作。
2、实用性强:增加了中间翻转装置使座椅能让出更多空间给用户来放更多物品。
3、维护方便:座椅翻动机构中间都通过螺栓联接,安装和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座椅新型前翻机构,该前翻机构设置在前、后两座椅之间。前座椅包括椅脚,后座椅1包括座位部分2。前翻机构包括座椅前转动支架3、中间翻转支架4、前椅脚连接板5、用于与车身锁定而稳定座椅的固定卡6。座椅前转动支架3的一端与后座椅座位部分2前端的骨架焊接固定,座椅前转动支架3的另一端与中间翻转支架4的一端铰链连接,中间翻转支架4的另一端与前椅脚连接板5铰链连接。前椅脚连接板5与前座椅的椅脚(图未示)固定连接。中间翻转支架呈“门”字形。固定卡6与中间翻转支架4的后端焊接连接,车身上设有与固定卡6相匹配的锁扣(图未示)。
座椅正常固定时:固定卡6锁在车身上稳定座椅;当座椅需让空间时:先将座椅的后背部分与座位部分折叠合拢,再将整个座椅拉起,座椅前转动支架3通过转轴螺丝7作为铰链带动中间翻转支架4翻转,同时中间翻转支架4以与前椅脚连接板5的连接点为支点翻转,因中间翻转支架4前后端距离大,当一起翻转时实现座椅大移位让出更多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海市九龙座椅有限公司,未经龙海市九龙座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16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汽车座角度调节结构
- 下一篇:高速铁路电气化接触网用腕臂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