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地下金属矿山采场嗣后充填料浆快速脱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1301.3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5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夕兵;姚金蕊;赵国彦;何忠国;李文成;王世鸣;李凯;彭康;徐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E21F16/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下 金属 矿山 嗣后 充填 快速 脱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金属矿山采场嗣后充填料浆快速脱水系统。主要适用于采用分次充填采空区的地下金属矿山。
背景技术
采用充填法处理采空区是矿山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充填采矿法在我国矿山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尾砂充填。然而在显现充填采矿法的优越性同时,也暴露出了充填采矿一些不足,例如成本较高,充填隔离墙的安全性较差,凝固时间长等等,其中对矿山影响较大的是充填料浆滤水速度慢、凝固时间长,其直接影响了采矿的进度。由于充填体主要是通过水力输送,在输送大量充填体的同时,也将大量的水带入了采空区,而充填料浆脱水一直是采用尾砂充填采矿法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其脱水的速度以及效果直接影响着矿山采矿的进度和井下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充填隔离墙脱水快,不易跑浆漏浆的用于地下金属矿山采场嗣后充填料浆快速脱水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地下金属矿山采场嗣后充填料浆快速脱水系统,设置在采场联络道中的充填隔离墙上设有检查口,所述的检查口面向采空区一侧设有挡帘,管身布满滤水孔并用滤水材料包裹的排水管的下端口固定在所述的充填隔离墙上并穿过所述的充填隔离墙墙体,所述的排水管的上端口悬挂有伴重物且用拉绳固定在上中段巷道侧帮,在所述的充填隔离墙上设有至少一个观察孔。
挡帘由麻袋+木板条+滤水材料组成,所述的麻袋为悬挂支撑,所述的木板条和钉子将所述的滤水材料和所述的麻袋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充填隔离墙为向采空区凸出的砖砌弧形充填隔离墙,所述的砖砌弧形充填隔离墙的弧度取值范围为30~60°。
所述的检查口设在距所述的充填隔离墙顶部0.5m处且其尺寸为高×宽=1.2m×0.8m。
所述的充填隔离墙的厚度为0.5m。
所述的排水管为直径为0.1m的PVC聚乙烯塑料管。
所述的伴重物重量为2kg。
所述的排水管的下端口距所述的充填隔离墙上的墙底0.2~0.5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用于地下金属矿山采场嗣后充填料浆快速脱水系统,采场充填时,充填体内一部分水通过排水管的滤水孔排出,另一部分于充填料浆固液分离后产生的表面自由水通过松开悬挂排水管的拉绳,排水管在自重及管端的伴重物作用下倒向充填面,通过虹吸作用迅速吸干充填表面上自由水,保证充填体迅速初凝并形成强度,加快充填采矿循环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①安全性高
采用砖砌弧形充填隔离墙,墙身呈弧形,向采空区一侧凸出,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确保采场嗣后充填时砖砌弧形充填隔离墙能承受充填的压力;通过挡帘,在充填前后可以随时进入采空区对砖砌弧形充填隔离墙进行检查,确保砖砌弧形充填隔离墙构筑安全可靠,同时可以有效避免跑浆漏浆等事件的发生。
②充填体凝固时间短、强度高
在充填体进入采空区4~5个小时后,充填料浆出现固液分离,通过松开悬挂排水管的拉绳,排水管在自重及管端的伴重物作用下倒向充填面,通过虹吸作用迅速吸干充填表面上自由水,保证充填体迅速初凝并形成强度,加快充填采矿循环时间。通过3~4天的时间,充填体就可以达到1MPa以上的强度,同时脱水时间短,可以避免充填料浆中水泥与充填料的分离,有利于提高充填体的强度。
③污染小
采用砖砌筑充填隔离墙,具有密封性好,不发生跑浆漏浆的等情况,对巷道几乎不存在污染。
④节约资源、成本低
与木制充填隔离墙相比,采用砖砌弧形充填隔离墙,节约了大量的木材,同时大大减小了充填隔离墙的成本。断面为4.2m×3.8m的充填隔离墙墙身的成本不到600元,相比于同面积木制隔离墙,可节约3000~4000元的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充填隔离墙脱水快,不易跑浆漏浆的用于地下金属矿山采场嗣后充填料浆快速脱水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3为图1的C-C剖面图;
图4为D放大图;
图5为E放大图。
图中:1-排水管,2-观察孔,3-矿体,4-隔离墙检查入口,5-挡帘,6-伴重物,7-拉绳,8-采场联络道,9-上中段巷道,10-麻袋,11-滤水材料,12-木板,13-钉子,14-砖砌弧形充填隔离墙,15-采空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南大学;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1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