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白炭黑的湿法改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0221.6 | 申请日: | 201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7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关怀民;童跃进;赵晓彬;余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三明同晟化工有限公司;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12 | 分类号: | C01B33/12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655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炭黑 湿法 改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白炭黑的湿法改性装置,特别适用于以水为介质的白炭黑滤饼湿法改性。
背景技术
改性白炭黑其优越的性能,在橡胶、涂料、塑料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工业上对白炭黑进行改性主要采用干法,一般通过对白炭黑粉体进行粉碎和表面改性。虽然干法改性过程简单,但是存在能耗大、成本高、粉尘污染严重等缺点,而且需要特殊的设备,而采用干法改性往往改性剂分布不够均匀,效果也不理想。也有采用湿法对二氧化硅粉体进行表面改性,一般需要有机溶剂作为介质,成本高,后处理过程比较复杂。因此,以水为介质的白炭黑改性也已有报道,但还未提及白炭黑改性的专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炭黑的湿法改性装置,能够在水介质中对白炭黑进行改性,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一种白炭黑的湿法改性装置,包括釜体,在釜体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和视窗,在釜体外部的上方设置有减速机,其结构特点为釜体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上端与减速机连接,搅拌轴上设有上下两层搅拌桨,上下两层搅拌桨俯视互为90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一种白炭黑的湿法改性装置,其特点为搅拌轴上的两层搅拌桨的桨叶为刀片式结构,所述上层搅拌桨的桨叶与水平的夹角为-170度,下层搅拌桨的桨叶与水平夹角为-5度。所述的白炭黑的湿法改性装置,其特点为在釜体的侧壁上且离底部1/4处设有出料口。所述的白炭黑的湿法改性装置,其特点为在釜体外设有电加热装置,在釜体的离底部1/5处设有热电偶,在电加热装置外包裹一层隔热棉。所述的白炭黑的湿法改性装置,其特点为在釜体的出料口装有液泵,液泵与喷雾干燥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把出料口设置在釜体的侧壁上离底部1/4处,能够保证放料后,底部还留有搅拌均匀的料浆,这样残留的料浆能够缓冲白炭黑滤饼落下的速度,能保证进料时滤饼落下时不会直接落在底部的桨叶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且把装置下方设计成比较窄,需要的搅拌桨叶长度也较短,对桨叶造成的负担也较小,只需较小的动力,即可达到搅拌均匀的目的。搅拌轴设有两层搅拌桨,材质均为不锈钢,下层桨叶为刀片式结构,不仅能起到搅拌作用,还可以剪切作用,提高搅拌效率和混合效果;第一层桨叶与水平夹角为-170°,第二层刀片与水平夹角为-5°,上层起到使料浆往下方流动,下层则使料浆往上方流动,侧壁离上方1/5处还设有档板,也能起到回流作用,提高混合效率,但第二层刀片与水平夹角不宜过大,以免负荷太大而造成损坏。釜体外还设有电加热装置,离底部1/5处还设有热电偶,电加热装置外包裹一层隔热棉,能够保证所需温度下的改性,为自动化控制,调节方便、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上层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下层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下层搅拌桨的俯视图;
图5为两层搅拌桨的结构俯视图;
图6为上层搅拌桨的浆叶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下层搅拌桨的浆叶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釜体;2、减速机;3、进料口;4、视窗;5、搅拌轴;6、上层搅拌桨;7、出料口;8、热电偶;9、电加热装置;10、下层搅拌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白炭黑的湿法改性装置,包括包括釜体1,设置在釜体1上端的进料口3和视窗4,设置在釜体1外部上方的减速机2,设置在釜体的侧壁的出料口7,釜体1内设有搅拌轴5,搅拌轴5上端与减速机2连接,搅拌轴5上有上下两层搅拌桨,即上层搅拌桨6和下层搅拌桨10,两层搅拌桨俯视互为90度。所述釜体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搅拌轴5两层搅拌桨的材质均为不锈钢,上下层搅拌桨的桨叶为刀片式结构,不仅能起到搅拌作用,还可以剪切作用,提高搅拌效率和混合效果;所述上层搅拌桨的桨叶与水平的夹角为-170度,下层搅拌桨的桨叶与水平夹角为-5度。这个当搅拌轴5顺时针转动时,上层桨叶的作用主要是使料浆往下方流动,而下层桨叶则使料浆往上方流动,再加上釜体1的内侧壁上设有档板,也能起到回流作用,大大地提高混合效率,改善改性的均匀性。由于白炭黑滤饼一般刚进料时为块状,对下层搅拌桨的桨叶造成的搅拌阻力会更大,因此为了减少刀片结构的桨叶的负荷,下层搅拌桨的刀片结构的桨叶与水平夹角不宜过大。再者把装置下方设计成比较窄,需要的搅拌桨叶长度也较短,对桨叶造成的负担也较小,只需较小的动力,即可达到搅拌均匀的目的。所述出料口7设置在釜体的侧壁上且离底部1/4处,是为了能够保证放料后,底部还留有1/4搅拌均匀的料浆,这样残留的料浆能够缓冲白炭黑滤饼落下的速度,保证进料时滤饼落下时不会直接落在底部的桨叶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述釜体1外还设有电加热装置9,离底部1/5处还设有热电偶8,电加热装置9外包裹一层隔热棉,为智能自动化控制,能够保证所需温度下的改性,具有调节方便、准确等优点。在出料口7装有液泵,液泵与喷雾干燥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三明同晟化工有限公司;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省三明同晟化工有限公司;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02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