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螺旋桨搅拌的杀菌锅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4547.8 | 申请日: | 201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5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寿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兴辉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0 | 分类号: | A23L2/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4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桨 搅拌 杀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杀菌装置,特别是一种带螺旋桨搅拌的杀菌锅。
背景技术:
果汁生产工序为:水果破碎、去皮去核分离、均匀搅拌、加热杀菌、冷却、冷冻、解冻、稀释搅拌、过滤去渣、罐装。加热杀菌是在杀菌锅内进行。
杀菌锅由桶状形的锅体、锅盖、锅盖上的进料口、锅盖上固定的电机传动机构、伸入机体的主轴、主轴上部固定的叶座、叶座下方固定的搅拌杆、机体下部开设的出料口组成。锅体的锅壁为空心夹层状,夹层通过进汽口、出汽口的阀门进出蒸汽或高温油,对锅内果汁进行间接加热。叶座为三叉盘固定套合在主轴上、主轴下端部套合在机体底部轴承上以保证主轴的轴心线。叶座三叉盘下方固定有6根搅拌杆,以便果汁加热过程中实施搅拌,使其受热均匀。
锅体空心夹层状的缺陷在于:传热面积小,其中夹层外壁向锅体外导热,热损失大,果汁杀菌时间长、效率低。
其次搅拌过程中果肉、果汁并存,果肉比重大,往往沉底,搅拌杆只作周向运动,对果肉只产生周向力,周向流动性好,但上下方向流动性差。因而往往机体底部沉积不少果肉,上下果汁热交换差,杀菌温度不够均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带螺旋桨搅拌的杀菌锅。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杀菌锅由杀菌锅由桶状形的锅体、锅盖、锅盖上的进料口、锅盖上固定的电机传动机构、伸入机体的主轴、主轴上部固定的叶座、叶座下方固定的搅拌杆、机体下部开设的出料口组成,其特征在于:锅体为实心壁桶状形,在锅体贴近内壁处布设有不锈钢螺旋管,不锈钢螺旋管两端头分别穿过锅体内壁上下对应部位与锅体外的进汽阀、出汽阀连通,进汽阀、出汽阀分别与汽源管、回汽管管道连通;在主轴下部套合固定一个三叶螺旋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螺旋管沿锅体内壁上下布设,管壁总面积大于锅体内壁,固而加热速度快,杀菌效率高。主轴底部螺旋桨随着主轴正反转,使流体产生上推下压力流动,结合搅拌杆的周向运动,果汁在锅内轴向、周向双向流动,加热杀菌均匀度好,效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杀菌锅由桶状形的锅体3、锅盖4、锅盖4上的进料口5、锅盖4上固定的电机传动机构6、伸入机体的主轴7、主轴7上部固定的叶座8、叶座8下方固定的搅拌杆10、机体下部开设的出料口11组成,其特征在于:锅体3为实心壁桶状形,在锅体3贴近内壁处布设有不锈钢螺旋管2,不锈钢螺旋管2两端头分别穿过锅体3内壁上下对应部位与锅体3外的进汽阀9、出汽阀1连通,进汽阀9、出汽阀1分别与汽源管、回汽管管道连通;在主轴7下部套合固定一个三叶螺旋桨12。
这种结构避免了夹层外壁热损失,螺旋管2完全在锅内散热,而且散热面积大,效率高。同时果汁上下翻滚流动,杀菌温度均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兴辉食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兴辉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45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螺旋桨的果汁搅拌机
- 下一篇:保温增温日光温室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