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气轮胎防夹石胎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1233.2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0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正新海燕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1/13 | 分类号: | B60C11/1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2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防夹石胎纹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轮胎,特别是指一种充气轮胎防夹石胎纹结构。
背景技术
充气轮胎在其胎面部分都配置有周向、径向花纹沟,各被花纹沟分割出的接地部位形成了满足轮胎性能及使用条件要求的花纹块。当轮胎在有石子等较差路面行弛时,石子会进入充气轮胎胎面的花纹沟内,而胎面接地部位在受负荷下会扭曲变形,令石子不易从花纹沟中排出,则不同大小的石子进入花纹沟后会渐渐进入沟底,损伤沟底并且可能损伤轮胎的带束层,导致故障,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
因此使出现了充气轮胎的防夹石胎面结构,其主要是在轮胎胎面周向花纹沟的主沟底处设有突起,当石子进入花纹沟时,沟壁防止石块嵌入沟槽中,而且在石块位于沟槽中时,沟底的突起受压变形,会给石块一个反作用力,使石子更易排出沟槽。
但是,该主沟底中央设置突起的结构,虽可以充分防止产生夹石子的功能,但是却会对沟槽的排泥性却会大幅受损;另外,由于石子在进入时沟槽挤压突起时,突起的变形容易出现在突起和沟底的连接部产生裂纹,进而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所以,轮胎的防夹石结构还有待改善,本案便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防夹石胎纹结构,其更容易弹出进入花纹沟内的石块,防止沟壁损伤,保障轮胎排石排泥性能及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充气轮胎防夹石胎纹结构,该轮胎胎面沿轮胎径向分布有两条及两条以上横向主沟,各横向主沟之间间隔相连以形成纵横交错的胎纹,其中:在横向主沟底部的左右两沟壁处延伸有间隔均布的条形突起。
所述左右两侧沟壁上的各条形突起呈相错开而设置。
所述各条形突起高度相同。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形成轮胎胎纹的横向主沟内设置有条形突起,该条形突起使进入横向主沟内的石块被弹出,达到防夹石的功效;另外,而各条形突起是从横向主沟的两壁向外延伸而形成,则轮胎在外力情况下,各条形突起不易扭曲变形及断裂,保证了对横向主沟的排石效果以及轮胎的使用寿命;再者,间隔均布的条形突起,还可保持横向主沟的排石排泥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轮胎胎面展开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轮胎径向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轮胎胎面另一造型展开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充气轮胎防夹石胎纹结构,该轮胎胎面上呈周向分布有两条及两条以上的横向主沟1,各横向主沟1之间间隔相连以形成纵横交错的胎纹;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在横向主沟1底部的左右两沟壁处延伸有间隔均布的条形突起3。
各条形突起3可以具有相同高度的设置,亦可采用不同高度的交错设置;相对两侧壁上的条形突起3可呈相互交错而设置。配合图1、3所示,两种胎纹中的条形突起3中呈对称的设置。
由于形成轮胎胎纹的横向主沟1内设置有条形突起3,该条形突起3使进入横向主沟1内的石块容易被弹出,达到防夹石的功效;另外,而各条形突起3是从横向主沟1的两壁向外延伸而形成,则轮胎在外力情况下,各条形突起不易扭曲变形及断裂,保证了对横向主沟1的排石效果以及轮胎的使用寿命;再者,间隔均布的条形突起3,还可保持横向主沟1的排石排泥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正新海燕轮胎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正新海燕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1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