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漆包线放线盘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0930.6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5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丁银燕;董林萍;董炀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伟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126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漆包线 放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绞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绕制漆包绞线时用于放线的放线盘。
背景技术
普通的漆包绞线是由两根以上的漆包单线绞合而成的,与漆包单线相比其提高了表面积,而且磁场分布较均匀,集肤效应小,高频等效电阻较低,涡流小,温升低,传输特性好,抗电晕能力和高频电压承载能力较强,因此广泛的运用于普通电机、变压器、电器、仪表中绕组、线圈的制作。
在绕制漆包绞线时,多根漆包单线各自缠绕在放线盘上,通过导轮、支架等装置连接入绕线机的进线端。现有的漆包线放线盘会使得启动出线时漆包单线的张力较大,这样会使得漆包单线与放线盘上端盖盘的摩擦系数增大,由于摩擦漆包单线的针孔数会增加,针孔数的增加又导致了漆包单线耐压降低,漆包绞线的成品率降低,部分漆包绞线只能作废料处理。
现有技术中采用弹黄,滚轴螺母、刹车皮带等配合进行张力调节,上述结构不但复杂,而且调节张力速度慢,减慢了操作工序,直接影响产品的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的漆包绞线在绕制的过程中,启动出线时由于漆包单线的张力较大,漆包单线与放线盘上端盖盘的摩擦系数增大,使得漆包单线针孔数增加、耐压降低,最终导致绕制成的漆包绞线成品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漆包线放线盘。
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漆包线放线盘,包括竖直放置的绕线柱,设置在绕线柱上下两端的盘盖,其特征在于:上端盘盖的外边缘一圈设有多根朝向上端盘盖外侧伸出的弹性丝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性丝线在所述上端盘盖的外边缘均匀间隔排布。
为了配合不同线径的漆包单线进行绕制,所述弹性丝线的线径随漆包单线的线径增大而增大;所述弹性丝线的长度随漆包单线的线径增大而增长;所述弹性丝线的数量随着漆包单线的线径增大而增多。
为了减小弹性丝线和漆包单线的摩擦力,所述弹性丝线采用尼龙丝。
本实用新型的放线盘,结构简单,无需其他机构配合进行工作,启动出线时绕线盘上的漆包单线无张力,到进入机内前约0.5米处达到绕制所需的张力,漆包单线以均匀的张力进入绞线机内,降低了漆包单线的针孔数,并使得漆包单线的耐压在规定范围内,大大提供了生产效率和成品率,同时使得完成后的漆包绞线截面形状规则。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漆包线放线盘与普通的放线盘结构类似,包括一竖直放置的绕线柱1,绕线柱1上缠绕待绕制成漆包绞线的漆包单线(图中未示意),绕线柱1的上端设有上端盘盖21,绕线柱的下端设置有下端盘盖22,上端盘盖21和下端盘盖22是用于限制漆包单线的位置,避免漆包单线从绕线柱1上脱落。
由于漆包单线是缠绕在绕线柱1上的,在漆包绞线在绕制过程中,每个放线盘上的漆包单线将围绕着放线盘的上端盘盖21旋转而离开放线盘,漆包单线启动出线时的张力会较大,直接后果是导致漆包单线针孔数增加、耐压降低。
本是实用新型是在上端盘盖21的外边缘一圈设置了多根朝向上端盘盖21外侧伸出的弹性丝线3,弹性丝线3需要采用弹性较好、表面交光滑的丝线,比如尼龙丝,这样弹性丝线3自由端的水平高度仅仅是略微低于上端盘盖21的水平高度,而伸向上端盘盖21的外侧。这样,漆包单线启动出线时会依次与每根弹性丝线3进行接触,弹性丝线3对漆包单线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保证了漆包单线在启动出线时无张力,进而控制了漆包单线的针孔数,保证了其耐压。较好的方式是,如图2所示,弹性丝线3在上端盘盖21的外边缘均匀间隔排布,以保证在整个放线过程中,漆包单线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伟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伟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09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油表信号采集电路
- 下一篇:可控型数字氧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