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公交车信息联网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4969.1 | 申请日: | 201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8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光;陈振兴;高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卫光 |
主分类号: | G08G1/123 | 分类号: | G08G1/1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公交车 信息 联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化公交车信息联网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出租车和公交车联网信息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已进入汽车大国的大背景下,城市车辆拥堵状况日益显现,严重影响人们出行,制约经济运行效率。采用公交车为主的通行模式可以缓解交通压力。其中高效的公交调度系统、方便乘客的信息显示,对提高人们出行首选公交车积极性很有益处。目前通行的做法是:在各辆公交车车辆上安装GPS定位装置,然后将车辆位置等信息通过公用无线网络发送到公交总站调度台进行调度和发送相关信息给各公交站点显示屏显示。这种方式初期投资大,系统运行费用高,实行起来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初期投资小,系统运行费用低的智能化公交车信息联网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化公交车信息联网系统,包括出租车、公交车、公交总站调度台,公交站点电子显示屏,出租车装有车载电台和GPS定位模块,出租车装有短距离通讯模块及RFID射频识别装置,公交车加装配套的短距离通讯模块及RFID射频识别装置,当出租车和公交车在短距离通讯范围内,在有效的通讯距离内公交车通过软件协议将车辆信息传递给出租车,然后出租车通过车载电台将此时的公交车的车辆运行状态信息及此时的GPS定位信息传递给公交总站调度台,公交总站调度台将此时的公交车的车辆运行状态信息及GPS定位信息传递给沿途公交站点电子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在出租车车载电台加装GPS定位模块,并在此基础上加装短距离通讯模块及RFID射频识别装置,公交车也加装与之配套的短距离通讯模块及RFID射频识别装置。所述的出租车短距离通讯模块和RFID射频识别装置,以及及公交车加装的配套短距离通讯模块和RFID射频识别装置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当出租车和公交车驶入短距离通讯范围内时,传递公交车车辆运行状态信息。所述的出租车车载电台 将此信息及GPS定位信息一并发往公交总站调度台,调度台据此进行调度,并发送相关信息给各公交站点电子显示屏显示。这样的系统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实现车辆联网信息交流,即将出租车车载电台作为公交车的信息传递载体,具有初期投资小的特点。另外,出租车和公交车系统通过配套的基于蓝牙技术的短距离通讯模块和RFID射频识别装置进行信息传递,运行费用低。
附图说明
1、图1是本实用新型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公交车信息联网系统,包括出租车1、公交车2、公交总站调度台3,出租车1装有车载电台和GPS定位模块,GPS定位模块从定位卫星4上获取定位信息,存入车载电台,出租车1还装有基于蓝牙技术的短距离通讯模块和RFID射频识别装置,公交车2加装配套的短距离通讯模块和RFID射频识别装置,当出租车1和公交车2在短距离通讯范围内(一般30米以内),出租车1接收到公交车2的车辆运行状态信息,然后出租车1通过车载电台将此时的公交车的车辆运行状态信息及此时的GPS定位信息传递给公交总站调度台3,公交总站调度台3汇总由出租车车载电台提供的公交车辆的车辆号、路线号、行驶方向、行驶速度、车辆间隔距离等信息资料,进行统一调度,为高效率合理调度提供信息资料。出租车车载电台安装的短距离通讯模块和RFID射频识别装置,以及公交车的短距离通讯模块和RFID射频识别装置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在有效的通讯距离内通过软件协议传递车辆信息。公交总站调度台3将此时的公交车的车辆运行状态信息及GPS定位信息传递给沿途公交站点电子显示屏5。公交站电子显示牌5显示公交车当前所在位置,行驶速度等相关信息,使乘客了解当前公交车辆运行状况,方便乘客,实现公交车车辆信息传输及显示智能化。
RFID射频识别装置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装置,是一种无线系统,由询问器和多个应答器组成,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实施例及现有技术获得启发,进行变形得到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来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卫光,未经陈卫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49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