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粘胶短纤维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3949.2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8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万益明;李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泰德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胶 短纤维 生产过程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属于化学纤维工业的技术领域,适用于粘胶短纤维生产过程控制,特别涉及粘胶短纤维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粘胶短纤维生产控制系统主要还停留在传统的PLC控制和半自动控制。引进的进口设备配套的控制系统相对独立,不能建立整条流水线的统一集成的全流程控制系统。由于粘胶短纤维生产向着大容量、连续化、自动化、全流程监控和精确控制方向发展,粘胶短纤维的生产技术出于实现高效率、低成本、连续化、自动化、高可靠、少污染的生产的发展要求,对生产过程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中小型PLC控制系统已不能满足大容量生产、全流程监控和精确控制的要求,传统的粘胶短纤维生产自动化控制编程常采用梯形图或功能图语言,这种编程方式对中小型简单的控制系统而言,不仅思路清晰,而且在线调试的时候也相当方便直观。但在大型的粘胶短纤维流水线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中,传统的PLC编程思维已经无法体现其优越性。由于粘胶短纤维的生产过程都是在管道和容器内进行,传统的单元控制仪表或中小型的PLC控制系统很难达到全流程控制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实现粘胶短纤维生产连续化、自动化、全流程监控和精确控制的要求,对粘胶短纤维大容量生产和高效率进行全流程控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粘胶短纤维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包括:操作站、组态站、数据采集服务器、现场控制站,操作站与数据采集服务器通过终端以太网连接组成C/S架构,数据采集服务器通过系统网与现场控制站连接,组态站通过终端以太网与操作站、数据采集服务器连接,并通过系统网与现场控制站连接,现场控制站通过冗余的现场总线分别与浸压粉车间、老成车间、黄化及后溶解车间、熟成车间、纺炼车间远程站连接,浸压粉车间、老成车间、黄化及后溶解车间、熟成车间、纺炼车间远程站依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现场级与车间级主要完成远程自动化监控及信息采集,实现了粘胶纤维生产低层设备单机控制、连机控制和各系统闭环控制;通过先进的现场总线,实现了在线设备状态、设备运行情况的远程监控;进而完成生产数据的采集、存储、统计、分析等功能,保证现场设备高质量可靠运行;并将现场设备生产及运行数据信息传送到工厂管理层,向工厂MIS系统数据库提供数据,同时还可接受工厂管理层下达的生产管理及调度命令并执行之。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运用使本系统具有高的可移植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现场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和图2,粘胶短纤维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包括:粘胶短纤维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包括:操作站1、组态站2、数据采集服务器3、现场控制站4,操作站1与数据采集服务器3通过终端以太网连接组成C/S架构,数据采集服务器3通过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控制站4连接,组态站2分别通过终端以太网与操作站1、数据采集服务器3连接,并通过系统网与现场控制站4连接,现场控制站4通过冗余的现场总线分别与浸压粉车间5、老成车间6、黄化及后溶解车间7、熟成车间8、纺炼车间9远程站连接;浸压粉车间5、老成车间6、黄化及后溶解车间7、熟成车间8、纺炼车间9依顺连接。
参见图2,系统工作控制过程如下:
组态站2通过终端以太网完成对操作站1、数据采集服务器3的编程,同时通过系统网完成对现场控制站4的编程,实现粘胶生产过程控制的程序编写,同时可监控操作站1、数据采集服务器3及现场控制站4的状况。
现场控制站4通过冗余的PROFIBUS_DP网与浸压粉车间5、老成车间6、黄化及后溶解车间7、熟成车间8、纺炼车间9远程站连接交换工厂数据,主要完成粘胶短纤维的浸压粉工艺程序、黄化程序、溶解程序、熟成过滤程序和纺丝程序的运算,通过程序运算结果去控制浸压粉车间5、老成车间6、黄化及后溶解车间7、熟成车间8、纺炼车间9的各个设备,各个设备按照程序指令无误的运行;浸压粉车间5、老成车间6、黄化及后溶解车间7、熟成车间8、纺炼车间9各车间的程序运行都是以前面车间的程序为前提依次相连;从而可以高效率的完成一条粘胶短纤维的生产线控制过程,达到粘胶短纤维的全流程控制;当要控制多条粘胶短纤维生产线控制过程,只要把相同的浸压粉车间5、老成车间6、黄化及后溶解车间7、熟成车间8、纺炼车间9的远程站通过冗余的PROFIBUS_DP网连接到现场控制站4,就可以实现大容量的粘胶短纤维的生产过程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泰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泰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39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