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3543.4 | 申请日: | 201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1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H·戈里克;J·沃尔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特拉巴格铁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9/04 | 分类号: | E01B9/04;E01B9/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杨勇;郑建晖 |
地址: | 德国劳达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的轨道固定装置,在此于一个支承结构上安排了一个肋板。
背景技术
由于在竖直负荷下有弹性的同时还要求高度可调性和侧向可调性,硬性车道的轨道固定要求一种用于向多数由混凝土构成的刚性的基础结构中传递侧向力的技术装备。
公知的轨道固定装置要求一种仿形的基础结构,例如带有为力导出而设计的肩台结构的混凝土轨枕。所述基础结构或者以凹槽形式构成或者构成为混凝土轨枕上的垂直支承座或者连贯的混凝土结构。
在短途交通系统中通常的混凝土纵梁安排的情况下或者在轨道全宽上安排平坦的混凝土面的情况下,由于技术原因并且例如为了确保排水,不能够安排纵向凹槽或者其他的凸出所述混凝土结构的支承座。
在这些系统的情况下,按照公知的结构原理,借助于地脚螺栓、销钉系统或者其他紧固装置将轨道固定件直接用螺丝拧在所述混凝土结构上。
作为这种直接螺丝紧固方式的缺点,公知的是由弯曲载荷的销钉造成的受限的侧向可调性和高度可调性、以及侧向力传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非直接螺丝紧固的、具有肋板的、弹性的轨道固定系统。
该目的是通过下述1的标识给出的特征来实现的。下述2-6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
1.一种用于硬车道的、有肋板以及整合的侧向力传递装置的、弹性的轨道固定装置,其中,所述轨道固定装置安装在一个平坦的混凝土支承板上,并且侧向力传递是从该轨道出发经过一个安排于该肋板之下的型材而传递到该支承结构中的,所述型材接合到该混凝土支承板的一个长槽中。
2.如前述1所述的轨道固定装置,其中,用于该肋板的高度和侧向调节的、安排在该肋板之下的该型材是由一个对此测度准确的调节型材所代替。
3.如前述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固定装置,其中,用在所述轨道固定装置中的肋板具有一个下面的、贴靠在所述调节型材上的边条/掣子,这些侧向力通过所述边条/掣子导出到该调节型材中、并且通过所述边条/掣子导出到位于该轨道固定装置之下的支承结构中。
4.如前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固定装置,其中,在该肋板之下在该调节型材旁有一个弹性的垫板,并且在该肋板与该调节型材之间有一个薄的、弹性的元件。
5.如前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固定装置,其中,在高度调节时在调节型材升高的情况下,在该肋板之下除该弹性垫板还附加有另一个高度平衡板。
6.如前述5所述的轨道固定装置,其中,调节型材和高度平衡板统一成一个单个的部件,即调节板。
附图说明
图1至图6示例性并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其部分视图。出于图示简洁的考虑,轨道固定装置的一些公知的部分例如弹簧/卡具在图中没有示出。
图1和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在一个混凝土支承板或一个混凝土纵梁上的标准实施方式。
图2示出该实施方式的细节。
图4示出借助于一个高度平衡板13以及一个增高的调节型材2’进行高度平衡的一个变体。在该实例中省略了可任选的弹性元件。
图5示出用一个调节板14进行高度平衡的一个变体。在该实例中省略了可任选的弹性元件。
图6更详细地示出一个肋板9。图6a示出一个截面,图6b为一个俯视图。边条(掣子)在此一次安放在另一侧、或者水平地旋转所述板。在此,边条(掣子)10可以有不同的高度,例如比所述肋板低9毫米甚至12毫米。
参考符号清单
1 轨道固定装置
2 调节型材
2’ 改变的调节型材
3 混凝土支承板
4 弹性的垫板
5 长槽
6 支承结构7的混凝土
7 支承结构
8 轨道
9 肋板
10 边条/掣子(Knagge)
11 混凝土纵梁
12 紧固螺栓
13 高度平衡板
14 调节板
15 弹性的元件
16 长孔
17 燕尾榫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轨道固定装置被设计用于在双向上达15mm的侧向调节,并且该轨道固定装置使得能够有达50mm的高度调节,而没有固定装置与刚性的混凝土支承座之间螺丝连接的弯曲载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特拉巴格铁路有限公司,未经斯特拉巴格铁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35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熵的构件可信度量方法
- 下一篇:单缸柴油机并联分流式冷却水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