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加工用装夹台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1702.7 | 申请日: | 201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0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辉;杨凯军;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宏旭模具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B23P1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16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工用 装夹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铣头加工夹具,具体涉及一种模具加工用装夹台。
背景技术
在模具加工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角度加工,一般的方法就是利用机床万向附件铣头加工,而有附件铣头的机床数量有限,严重影响了模具加工进度。并且,带附件铣头的机床由于附件铣头的自重过大,与机床主轴的夹持力不匹配,过多的使用后会造成对机床主轴精度的偏差及主轴使用寿命降低,从而降低了角度加工的精度,增加了机床维修成本。再者,由于万向附件铣头的使用需要一套相应的软件指令,且比较繁琐,不是能被所有的操作员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所以在员工针对性培训上需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另外,由于使用的万向附件铣头体积过大,在加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与被加工工件相干涉的情况,从而导致无法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具加工用装夹台,用于模具不规则部件加工时的快速装夹,并通过角度调整,解决不规则部件法向加工的精度及法向加工工作的负荷瓶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加工用装夹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台体,台体上部设有用以装夹模具并调整模具加工角度的坡面和挡面,挡面设于坡面下部,并与坡面呈90°夹角。
所述台体上部为锥形结构,所述坡面为两个,分别形成于锥形上部的两侧,所述挡面也为两个,分别设于对应坡面的下部。
所述两个坡面的坡度为相同或不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模具加工用装夹台包括台体,台体上部设有用以装夹模具并调整模具加工角度的坡面和挡面,挡面设于坡面下部,并与坡面呈90°夹角。采用该装夹台的坡面来装夹模具并调整模具的不规则加工部位的角度,从而无需使用万向附件铣头,即可对模具的不规则加工部位进行有效铣削,消除了原来使用万向附件铣头所造成的一系列缺陷,解决了不规则部件法向加工的精度及法向加工工作的负荷瓶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夹台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夹台的使用状态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对模具的调研,发现其角度加工主要对象是模具CAM方向的自制滑块上的安装面和孔及组立后的侧剪刀口和型面,模仁上的侧孔及侧剪刀口,模座上的CAM滑块座等不规则部件。其中,滑块及模仁的角度加工占了上述所有角度加工任务的2/3。而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加工用装夹就是针对模具的滑块及模仁的角度加工而研制的。
如图1-图2所示,该装夹台包括台体1,台体1上部设有用以装夹模具2并调整模具2加工角度的坡面3和挡面4,挡面4设于坡面3下部,并与坡面3呈90°夹角,通过将模具2设于坡面3上,并通过挡面4的固定,从而能够将模具2的滑块或模仁的加工面与机床的加工头5间的角度调整至相互垂直,从而方便其进行角度加工。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台体1上部为锥形结构,所述坡面3为两个,分别形成于锥形上部的两侧,所述挡面4也为两个,分别设于对应坡面3的下部。所述两个坡面3的坡度为相同或不同,坡度的范围为(多少)。如此能够满足不同部件的不同角度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装夹台能够适用于多种机床(如三轴、五轴机床)使用,使得角度加工不再成为制造过程中的瓶颈,也大大减少了机床万向附件铣头的使用,延长了机床的使用寿命,由于是装夹模具2是固定角度,所以大大提高了加工稳定性及加工精度,同时也缓解了机床的负荷,并能够使机床得维修率降低50%以上。
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宏旭模具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宏旭模具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17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