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油管管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74968.0 | 申请日: | 2011-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3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谢圣晚;赵福全;丁勇;乐志国;韩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3/04 | 分类号: | F16L3/04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油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管卡,特别是一种汽车油管管卡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上的燃油管与制动油管在车身上并排布置,且其走向跨度较大。例如通常汽车底盘下设有两个制动管、两个燃油管及一个回油管,即该五管呈平行、并列布置,同时要求该五管互不干涉,从而防止管路之间因碰撞摩擦而造成的损坏,一旦管路出现破损漏油,即可导致车辆行驶不畅、刹车失灵等严重后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发明了各式各样的管卡对管路进行定位与间隔的作用。例如,中国专利文献曾公开了一种固定汽车上燃油管路的多孔管卡【中国专利号:ZL200810232940.8;授权公告号:CN101392854A】,其在管卡体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半开口卡孔,至少有两个卡孔在管卡体上纵向布置,至少有两个卡孔在管卡体上横向并列布置。
上述固定汽车上燃油管路的多孔管卡虽然实现了对多个管路的布置,但其与车身连接采用固定端头外周设有的弹性卡爪与车身上的安装孔卡接实现,该卡接方式牢固性差、稳定性差,且在多次拆装使用中易造成卡接面磨损,卡接失效,从而使管路安装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单向夹持卡装方式实现操作方便、快速,作用牢固、可靠的汽车油管管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油管管卡装置,位于汽车底盘下方,包括卡管架和螺栓,所述的卡管架上具有若干个用于卡接油管的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的一端固定于汽车底盘上,另一端悬空,在卡管架上开设有一安装腔,上述的螺栓垂直设置于安装腔内,在安装腔和螺栓之间设有若干个对称设置的条状弹性卡齿,所述的每个弹性卡齿外端固定在安装腔内壁上,内端倾斜向下并且支撑在螺栓上。
本汽车油管管卡装置中的卡管架用于定位并承载管体,通常卡管架上设置5个管槽,且每相邻两个管槽之间具有一定间距,由此使管体均定位安装且彼此不产生干涉。螺栓伸入安装腔时由安装腔较宽的进口逐渐过渡被若干弹性卡齿夹持固定,即弹性卡齿因螺栓推力而向外扩张并将螺栓夹紧,由此在弹性力作用下管卡具有较低的推入力,较高的拔出力,从而实现管卡的简易装配和牢靠连接。
在上述的汽车油管管卡装置中,所述的弹性卡齿包括片状卡条,所述卡条端头具有能够与上述螺栓上的螺纹形成嵌插的齿牙。螺栓伸入安装腔内使卡条发生弹性变形而产生张紧夹持力,且齿牙嵌插入螺纹之间形成牢固的卡接,提高了管卡的安装牢固度。
在上述的汽车油管管卡装置中,所述的若干个弹性卡齿分成上下两组设置。两组弹性卡齿呈上下两层卡接夹持螺栓,提高了夹持的张紧力。
在上述的汽车油管管卡装置中,所述的管槽具有朝上的敞口,且所述敞口处设有防止油管安装后脱离管槽的弹性卡爪。5个管槽呈平行横向贯穿卡管架,且管槽呈开口式,弹性卡爪为片状弹性体,其上端固连在管槽敞口的边沿上,下端以一角度倾斜偏向管槽中心。
在上述的汽车油管管卡装置中,所述的螺栓通过焊接固定在底盘上。焊接操作广泛且方便实用,其使螺栓牢固的固连在汽车底盘上。
在上述的汽车油管管卡装置中,所述的卡管架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制造卡管架的材料为聚甲醛(POM)塑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油管管卡装置中采用弹性卡齿倾斜设置实现对螺栓的简易推进安装和装配后的紧固连接,即使该管卡在具有低推入力、高拔出力的特点下实现快速装配的作用;同时双层弹性卡齿与螺栓形成齿啮合的卡接,提高了装配后管卡固连的牢靠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油管管卡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卡管架;1a、管槽;1b、安装腔;1c、弹性卡齿;1c1、卡条;1c2、齿牙;1d、弹性卡爪;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汽车油管管卡装置位于汽车底盘下方,包括卡管架1和螺栓2,在卡管架1上开设有一安装腔1b,螺栓2可垂直伸入安装腔1b内,安装腔1b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呈对称的弹性卡齿1c,弹性卡齿1c能够对螺栓2形成防止其拔出的单向夹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49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毛细管保护器
- 下一篇:局部攻牙压紧式无内胎气门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