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延迟开关装置及具有延迟开关装置的碎纸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3359.3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4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筱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筱雨 |
主分类号: | H01H7/00 | 分类号: | H01H7/00;H01H7/02;B02C1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41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迟 开关 装置 具有 碎纸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延迟开关装置及具有延迟开关装置的碎纸机,尤其涉及一种在粘性液体作用下工作的延迟开关装置及具有延迟开关装置的碎纸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为避免纸张表面资料外泄而设计的碎纸机,是很多公司不可或缺的办公设备。现有技术碎纸机一般工作原理是将待碎纸张插入碎纸机的入纸口,通过纸张触动开关装置开启,开启的碎纸机的开关装置驱动马达为碎纸机构提供动力,使碎纸机构进行碎纸动作。当纸张快被碎到尽头时,由于开关装置与碎纸机构存在的一定的距离,所以此时待碎纸张不再触动开关装置开启,开关装置进入关闭装置,马达也停止为碎纸机构提供动力,从而造成待碎纸张未被完全碎化,待碎纸张会保留一截未被碎化部分及使得部分碎纸屑停留在碎纸机构上,因此,现有技术碎纸机存在可能是机密外泄及阻碍下次待碎纸张顺畅进入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92110803.6公开了一种碎纸机,采用红外光电传感器识别检测进入碎纸机入口的纸张,以便触动电路,使碎纸机马达进行工作。当纸张通过碎纸机两刀轴没有碎完或残留在刀轴间的碎纸屑,通过线路设计控制电子零件达到延迟效果,驱动马达继续工作,达到清除干净的目的。然而上述碎纸机的整体线路设计复杂,不利于维护,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碎纸机存在的易残留碎纸屑、不利于维护及成本较高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延迟开关装置及具有延迟开关装置的碎纸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延迟开关装置及具有延迟开关装置的碎纸机,该延迟开关装置包括一用来控制外部动力装置是否输出动力的开关装置,一设置在该开关装置上的弹性部、一延迟装置、一用来与该弹性部和该延迟装置都抵接的传动装置,外部转轴在外力驱动下转动而带动该传动装置移动,该弹性部的压下和弹起控制该开关装置的开启和关闭,该弹性部利用弹性应力推动传动装置而带动外部转轴进行回转,该延迟装置产生的延迟力作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而阻碍外部转轴进行回转。
所述的具有延迟开关装置的碎纸机包括一供待碎纸张通过的导纸通道、一用于对通过导致包的待碎纸张进行碎纸动作的碎纸机构、一动力装置、一在外力驱动下转动转轴和一延迟开关装置,该碎纸机构设置在该碎纸机的内部且位于该导纸通道的底部,该延迟开关装置包括一开关装置、一设置在该开关装置上的弹性部、一延迟装置、一用来与该弹性部和该延迟装置都抵接的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在该转轴的带动下而移动,该开关装置控制动力装置是否为该碎纸机构提供动力,该弹性部的压下和弹起控制该开关装置的开启和关闭,该弹性部利用弹性应力推动传动装置而带动转轴回转,该延迟装置产生的延迟力作用于传动装置而阻碍该转轴进行回转。
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一用来与所述的开关装置的弹性部抵接的第一凸块和一用来与该延迟装置枢接的第二凸块,该第一凸块和该第二凸块都固设在该转轴上。
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一压柄和一用来与该压柄抵接凸块,该凸块固设在该转轴上,该压柄的一端固设在开关装置上,该压柄的另一端介于所述的弹性部和所述的延迟装置与该凸块之间,所述的压柄在所述的凸块的抵压下抵压所述的开关装置的弹性部和所述的延迟装置的柱体。
所述的延迟装置包括一筒体、一柱体和一密封圈,该筒体内装有粘性液体,该密封圈盖在该筒体的顶部,该柱体包括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贯穿该密封圈而伸入该筒体内部与粘性液体接触,该第二端用来与该传动装置的第二凸块枢接。
所述的第二凸块的端部设置有一第一环行机构,所述的柱体的第二端设置有一第二环形机构,该第一环形机构与该第二环形机构垂直相扣接。
所述的粘性液体为黄油或化学粘脂类液体。
该碎纸机进一步包括一触发机构,该触发机构位于该导纸通道的入口部,其在待碎纸张的顶抵下产生移动并带动该转轴进行转动,该触发机构为一固设在该转轴上的凸片。
该碎纸机进一步包括一触发机构,该触发机构为一位于该碎纸机外部且固设在该转轴上的拨片,其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移动并带动该转轴进行转动。
相较于现有技术碎纸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筱雨,未经王筱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33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