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光伏汇流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65791.8 | 申请日: | 2011-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7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倪守生;谷唐伟;李勇;崔鹏;方谊;张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冶瑞宝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48 | 分类号: | H01L31/048;H01R13/68;G01R31/26;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汇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发配电及控制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光伏阵列防雷汇流配电箱。
背景技术
近1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年均增长41.3%,近5年为49.5%。中国已经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国,2008年产量达到了2540.7MW,约占世界产量的40%。到2020年中国光伏发电的装机总量将达到2000万千瓦。为减少光伏电池组件到逆变器之间的连接线,方便维护操作,光伏发电项目直流侧均采用分段连接,逐级汇流的方式连接,即通过光伏阵列防雷汇流配电箱(简称“汇流箱”)将光伏阵列进行汇流及输出。
目前,国内的光伏发电项目多集中于高海拔地区,对汇流箱的电气设计要求更高。国产汇流箱大多局限于一代产品,即仅有防雷、过流及分断功能。国产二代智能汇流箱,其功能也比较单一,或过于复杂而致使功能过剩、成本较高,不利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光伏汇流箱,其不仅功能灵活、成本较低,而且还能满足高海拔地区对电气绝缘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智能光伏汇流箱,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汇流电路和核心控制板,其特征是,所述汇流电路包括汇流板、浪涌保护器、直流断路器和汇流输出端子,所述汇流板包括正极输入端子、负极输入端子、熔断器、电流传感模块、正极集线排和负极集线排;所述核心控制板包括控制器、AD采集模块、开关电源、显示模块、输入模块、通讯接口和开关量采集模块;所述正极输入端子经过熔断器与正极集线排连接,所述负极输入端子通过熔断器与负极集线排连接,所述正极集线排和负极集线排均连接直流断路器,所述直流断路器与汇流输出端子连接;所述浪涌保护器分别连接正极集线排和负极集线排;所述电流传感模块设置在正极输入端子和正极集线排之间并经过AD采集模块与核心控制板的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分别与AD采集模块、开关电源、显示模块、输入模块、通讯接口和开关量采集模块相连。
所述汇流板采用分体式设计,设置1块或2块,每块汇流板最大直流输入回路数为4或8或12回路。
所述汇流板包括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正极板由正极输入端子及与正极输入端子相连的熔断器、电流传感模块和正极集线排组成,所述负极板由负极输入端子及与负极输入端子相连的熔断器和正极集线排组成。
所述电流传感模块包括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采用穿芯式元件,其数量与汇流板直流电流输入回路对应。
所述汇流板各直流输入回路加装控制元件,用以实现远程投切控制。
所述通讯接口为RS485接口,且采用双端口冗余设计。
所述壳体箱口采用双折边工艺、门边采用直接发泡工艺、电缆进线采用专用电缆防水接头。
所述汇流板上正负极输入端子采用大爬距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熔断路采用PCB安装,正极板、负极板及核心控制板采用分体式设计,便于安装、检修、回路组合及设备升级;2)汇流板直流输入设计为4或8或12回路,通过组合或增减板上元件可实现4~24回输入,方便用户选择;3)电流检测采用隔离测量,霍尔传感器均采用穿芯式元件,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所述通讯接口采用双端口冗余设计,提高了通讯安全性;4)壳体箱口采用双折边工艺、门边采用直接发泡工艺、电缆进线采用专用电缆防水接头,提高了防护等级,最高可达IP65;5)汇流板上正负极输入端子采用大爬距接线端子,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美观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的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其中,1核心控制板、11控制器、12AD采集模块、13开关电源、14显示模块、15输入模块、16通讯接口、17开关量采集模块、2汇流板、21+正极输入端子、21-负极输入端子、22+正极熔断器、22-负极熔断器、23电流传感模块、24+正极集线排、24-负极集线排、3浪涌保护器、4直流断路器、5汇流输出端子、5+正极汇流输出端子、5-负极汇流输出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冶瑞宝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冶瑞宝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57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miR-365反义核酸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麦饭石香皂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