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充电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5358.6 | 申请日: | 201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8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海;夏伟;王承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小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2;H01R24/2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充电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插头,尤其是用于电动售货车上的充电插头。
背景技术
电动售货车由于其特殊的使用环境,通常配备有直流驱动系统,如以磷酸铁锂电池为电动车能源系统,利用国家电网通过车载式充电器为其补充能源。
图1所示为电动售货车上常用的充电插头,由充电线束1、阳性接触件2和支撑座3组成,充电线束1与阳性接触件2相连,支撑座3由支撑板3a和垂直于支撑板3a的圆柱筒3b构成,支撑板3a设置在阳性接触件2的根部以固定阳性接触件2,圆柱筒3b设置在阳性接触件2外周并沿阳性接触件2延伸。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充电插头不防水;(2)电动售货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有飞石撞击阳性接触件与充电线束连接处,导致接触不良,难以正常给整车充电,更缩短了充电插头的使用寿命;(3)插针是裸露在外的,长期的裸露会有很多飞尘、氧化物接触插针破坏其表面结构最终影响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改进,提供一种防水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充电插头。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充电插头,包括充电线束(1)、阳性接触件(2)和支撑座(3),所述充电线束(1)与阳性接触件(2)相连,所述支撑座(3)由支撑板(3a)和垂直于支撑板(3a)的圆柱筒(3b)构成,所述支撑板(3a)设置在阳性接触件(2)的根部以固定阳性接触件(2),所述圆柱筒(3b)设置在阳性接触件(2)外周并沿阳性接触件(2)延伸,关键在于:还包括一个由绝缘橡胶制成的防水盖(4),所述防水盖(4)由线束保护筒(4a)、连接带(4b)、以及与所述圆柱筒(3b)扣合的盖体(4c)构成,所述连接带(4b)的一端与线束保护筒(4a)相连,该连接带(4b)的另一端与盖体(4c)相连,所述线束保护筒(4a)罩在所述充电线束(1)与阳性接触件(2)接合端的外周并固定在所述支撑板(3a)上。
作为优选,将上述线束保护筒(4a)设置为圆锥形,且该线束保护筒(4a)靠近支撑板(3a)的一端为大端,所述线束保护筒(4a)通过其大端与所述连接带(4b)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与支撑座的圆柱筒紧密扣合的盖体,在不充电时由盖体和支撑座的圆柱筒构成一个密闭空间,防止雨水进入;
(2)线束保护筒可以减缓飞石的撞击力度,保证充电线束与阳性接触件的良好接触;
(3)防水盖采用绝缘橡胶材料制成,具有很好的绝缘性、抗氧化性、抗疲劳性;
(4)防水盖结构简单、经济实惠,且使充电插头整体更加美观大方,延长了充电插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 是电动售货车上常用的充电插头。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水盖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的一种防水充电插头,由充电线束1、阳性接触件2、支撑座3和防水盖4组成。充电线束1与阳性接触件2相连,阳性接触件2与充电线束1相连的一端为根部。支撑座3由支撑板3a和圆柱筒3b构成,圆柱筒3b垂直于支撑板3a。支撑板3a设置在阳性接触件2的根部以固定阳性接触件2,圆柱筒3b设置在阳性接触件2外周并沿阳性接触件2延伸。
结合图2、图3可知,防水盖4由线束保护筒4a、连接带4b和盖体4c构成,连接带4b的一端与线束保护筒4a相连,该连接带4b的另一端与盖体4c相连,三个部分由绝缘橡胶一体成型。盖体4c与圆柱筒3b紧密扣合,线束保护筒4a罩在充电线束1与阳性接触件2接合端的外周并固定在支撑板3a上,在连接带4b与线束保护筒4a相连的一端开有四个圆孔4d,由螺栓穿过这四个圆孔4d将线束保护筒4a固定在支撑板3a上;充电线束1穿过线束保护筒4a与阳性接触件2相连。
作为优选,将线束保护筒4a设置成圆锥形,且线束保护筒4a靠近支撑板3a的一端为大端,远离支撑板3a的一端为小端。线束保护筒4a通过其大端与连接带4b相连。线束保护筒4a也可以设置成圆柱形或方柱形。阳性接触件2可以是圆插针、方插针或插片等。
需要充电时,将防水盖4的盖体4c从支撑座3的圆柱筒3b上取下,充电完成后,再将防水盖4的盖体4c与支撑座3的圆柱筒3b扣合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小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小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5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