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签封的封线及其电子签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3619.0 | 申请日: | 201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5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智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3 | 分类号: | G09F3/03;G06K19/07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及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签封的封线,特别用于RFID电子签封,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签封产品容易伪造,且无法通过设备识别签封完好性,已经无法满足防伪、防窃的需要了。针对上述问题,出现了电子签封,通过芯片对码的方式提高了防伪性能,并将在封线中内置电路,一旦封线被剪断,电子签封将自动记录或者无法读取,因此可以设备识别签封的完好性。
采用普通导线制作封线,则在封线被剪断后,比较容易通过焊接或压合等方式复通,而复通后的电子签封在设备中重新被自动识别为签封完好。这显然大大降低了电子签封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子签封的封线,不仅能满足封线强度的要求,同时能保证在封线被剪断之后无法复通,以提高电子签封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电子签封的封线的特点是以金属箔线为导电芯,在所述导电芯的表面压合绝缘材料层构成封线。
本实用新型电子签封的封线的特点也在于:在所述封线的两端,导电芯自绝缘材料层中出线。
本实用新型电子签封结构的特点是:在所述封线的一端,导电芯与被接导线以焊接或铆合形成接点,在所述接点处设置封胶层,并设置外部护套形成闭合端,所述闭合端收纳在签封本体中;在所述封线的另一端,导电芯与签封本体中感应天线焊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封线贯穿被封件。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采用强度很低的金属箔线为导电芯,压合在绝缘材料层中的金属箔线一旦被剪断,试图通过剥离或其它手段除去绝缘材料层以使金属箔线重新接合几乎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在原有封线的基础上无法复通,因此,大大提高了签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封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签封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导电芯;2绝缘材料层;3闭合端;4签封本体;5感应天线;6被封件;7线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电子签封的封线是以金属箔线为导电芯1,在导电芯1的表面压合绝缘材料层2构成封线,在封线的两端,导电芯1自绝缘材料层2中出线。
参见图2,利用图1所示的封线实现电子签封的结构是在封线的一端,导电芯1与被接导线以焊接或铆合形成接点,在接点处设置封胶层,并设置外部护套形成闭合端3,闭合端3收纳在签封本体4中,以线卡7进行固定;在封线的另一端,导电芯1作为天线的一部分与签封本体4中感应天线5焊接形成闭合回路,封线贯穿被封件6。
具体实施中,金属箔线为厚度在0.03mm以下,宽度在0.5mm以内的扁平导线;以一对金属箔线平行设置,在金属箔线的两面压合绝缘材料层而成型,绝缘材料层一方面作为封线的绝缘层,另一方面也是金属箔线的支撑层。
以两根间隔且相互平行的金属箔线为一组,多组金属箔线间隔且平行设置,共同压合绝缘材料层,之后再将各组分切开,这种形式通过一次压合制成多根封线。
也可以采用银浆印刷,一次性在薄膜材料上印刷出感应天线的线圈和与线圈相连接的封线,再在印刷有感应天线和封线的薄膜材料上双面压合绝缘材料层,以感应天线的引出端线与签封本体内部电路进行连接。
图2中所示的采用集成块IC的电路部分为已有的常规RFID电子签封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智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智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36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止扭台肩偏梯螺纹油套管
- 下一篇:带有耐磨止推钢球的边齿保径扩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