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通风加热系统的汽车座椅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2676.7 | 申请日: | 201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1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金;李华;林立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联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56 | 分类号: | B60N2/56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50001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通风 加热 系统 汽车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带有通风加热系统的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一般汽车的座椅与人体之间具有相当大的接触面积,而为加强座椅对人体的支持及舒适感,整体座椅结构除了由架体做为主要支撑结构体外,另在支撑结构体上设有由表皮包覆所制成的弹性垫体,以增加使用者乘坐的舒适性,并且在整体座椅的结构更为完整,而且增加座椅的美感。
因此,当使用者乘坐在座椅上时,座椅是由表皮层与使用者接触的,而其座椅的表皮层虽然因为材质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触感,但就整体座椅的结构而言,因为使用者与座椅之间具有相当大的接触面积,将使人体与座椅相接触部位的温度无法排放,而令人产生不适的闷热感。尤其是夏日高温时,受到烈日曝晒且密闭的车体内温度可高达摄氏五、六十度,而乘客上车后,其与座椅接触部位无法散热,常使乘客汗流浃背的情形。虽车内有空调,但也需冷相当长的时间座椅才能达到常温,而对于长时间开车,因座椅无法透气也会有灼烧感;冬季由于外界温度较热,乘客进入车内时;使用者坐在座椅上,身上的暖气与座椅上的冷气相接触,使乘客感觉冰火二重天的感觉,非常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带有通风加热系统的汽车座椅,它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通过通风加热让乘坐人员产生气流所带来的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带有通风加热系统的汽车座椅,主要包括有座椅表皮及座椅椅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通风加热系统,所述的通风加热系统主要包括有加热垫1、电机风扇2;
所述的加热垫1装设于合绵7上的凹槽72上,位于座椅椅座的表皮8下方;
所述的电机风扇2固定于座椅椅座的架体10上;所述的电机风扇2的一端连接有通风管3,所述的通风管3一端与合绵7上的通风槽71相连通;所述的通风槽71与凹槽72相连通;
所述的加热垫1和电机风扇2与电源开关5相连接;所述的电源开关5与电源接头6相连接;所述的电源接头6与车载电源相接。
所述的电源开关5装设于椅座的钣金9上。
开启电源开关5上的通风按钮时,电机马达2电源开通,风便出通风管3流出,进入合绵通风孔71,流入凹槽72,达到通风散热的效果;当电源开关5上的加热按钮时,接通加热垫1的电源,热气冒出,达到加热的效果;当电源开关5按钮转到中间时通风加热系统便停止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组成设计,利用加热垫、电机风扇进行对乘客通风散热、加热达到乘客舒适性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与使用价值的新型的带通风加热系统的汽车座椅。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通风加热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带有通风加热系统的汽车座椅,主要包括有座椅表皮及座椅椅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通风加热系统,所述的通风加热系统主要包括有加热垫1、电机风扇2;
所述的加热垫1装设于合绵7上的凹槽72上,位于座椅椅座的表皮8下方;
所述的电机风扇2固定于座椅椅座的架体10上;所述的电机风扇2的一端连接有通风管3,所述的通风管3一端与合绵7上的通风槽71相连通;所述的通风槽71与凹槽72相连通;
所述的加热垫1和电机风扇2与电源开关5相连接;所述的电源开关5与电源接头6相连接;所述的电源接头6与车载电源相接。
所述的电源开关5装设于椅座的钣金9上。
本实用新型具体操作方式:开启电源开关5上的通风按钮时,电流通过电机马达2,使马达风扇转动,便产生送入通风管3的气流,气流经由合绵7的通风槽72流向凹槽71的加热垫1,由于加热垫1由加热丝和弹性纤维构成,因此乘坐时不会因为重压而变形,带来的不舒适感,并且弹性纤维构成所架起的空间可供气流通过,再由表皮8排出,椅套8由织物结构所构成时,其织物纤维之间的空隙做为让气流排出的细孔;开启电源开关5上的加热按钮时,电流便与加热垫1接通,加热垫1中的加热丝产生的热能通过表皮8散热,让使用者获得通风和加热汽流带来的舒适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联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未经福州联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26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车型粉粒物料运输车专用空压机支架
- 下一篇:一种儿童用汽车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