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金属液引流槽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2563.7 | 申请日: | 201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0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高平市泫氏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3/10 | 分类号: | B22D13/1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484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金属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行业的生产设施,主要用于热模法离心铸造的浇注系统,其作用是将金属液从定量包中引流到铸造模型内,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金属液引流槽。
背景技术
离心铸造生产过程中,金属液进入高速旋转的金属模具内腔后冷却速度很快,在高速旋转中产生很大的离心力而保证成型。因此需要金属液快速而平稳的被引流到模具内腔中。目前使用的引流装置为图1、图2、图3所示的牛角形引流装置,它由钢材焊接或铸铁成型,其结构为具有进口大出口小的筒式结构,金属液被注入后,会引起金属液飞溅翻腾,不具备足够好的平稳引流作用,导致浇注出的产品不合格,产品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浇注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提供快速、平稳引流的一种新型金属液引流槽。
本实用新型的槽体为横截面呈U形的石墨凹槽,其头部的凹槽的深度比尾部的凹槽的深度要深,头部的凹槽的宽度比尾部的凹槽的宽度要宽,头部到尾部成弧形平滑过渡,尾部设有引流板,引流板为与尾部U形凹槽槽底外表面成3~5度倾斜锐角的平板,引流板与尾部U形凹槽槽底同宽。
本实用新型为敞口式结构,便于操作和检查清理;底部的引流槽为弧形曲线,可以更好地保证金属液落在所规定的落点范围,金属液在2~4秒内进入模具内腔,得到平稳、快速充型,以保证产品性能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牛角形引流装置的结构图(图中轴向剖视)。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的结构图(图中轴向剖视)。
图5为图4沿A-A向的剖面图。
图6为图4沿B-B向的剖面图。
图中,1、头部,2、尾部,3、引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图4、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为横截面呈U形的石墨凹槽,其头部1的凹槽的深度比尾部2的凹槽的深度要深,头部1的凹槽的宽度比尾部2的凹槽的宽度要宽,头部1到尾部2成弧形平滑过渡,尾部2设有引流板3,引流板3为与尾部U形凹槽槽底外表面成5度倾斜锐角的平板,引流板3与尾部U形凹槽槽底同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高平市泫氏铸业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省高平市泫氏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25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太阳电池单面薄膜的电化学设备
- 下一篇:室温非水体系化学镀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