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保温反热节气功能的炉圈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8254.2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2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安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安德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F24C15/2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吴彦峰 |
地址: | 621700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保温 节气 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圈,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反射热量,且能节省燃气能源的多功能炉圈。
技术背景
现实生活中所用的炉盘,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缺点:点火点与锅底的距离比较大,且四周敞开,热量散失非常快;热量只集中于锅底部,加热不全面且损失大。在全社会都提倡节能的环境下,我们需要一种能够节约燃气资源的炉圈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反射热量以及保温和节气功能的炉圈。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保温反热节气功能的炉圈,包括凹状炉灶,炉灶放置在火盘上,火盘通过进气管道与外部供气装置连通,凹状炉灶的内凹表面上设置有一层具有反射热量作用的反射材料层。
所述火盘上设置有多个出火装置,出火装置通过设置在火盘侧部的调节装置可以调节其与放置在炉灶上的锅底部之间的距离。
所述出火装置为钉状结构,其内部中空且下端开口与进气管道连通,出火装置顶端开设有小孔,小孔的出口端即为点火点。
所述小孔直径小于出火装置内部中空部分的直径。
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技术特征可以看出,其优点是:通过反射材料层将热量反射于锅底部,加热更加全面且大幅提高热量的利用率;炉灶为凹状,锅放置在炉灶上后,其四周相对密闭,热量散发少,能充分保证锅底的温度,热量利用非常充分;火盘的高度可以调节,也就是说,可以调节出火点与锅底之间的距离,使热量得到最佳利用;出火点所在的小孔直径小于下端中空部分的直径,使得在燃烧过程中出火点的气压充足,燃烧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附图比较以及结合实例的方式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火盘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出火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是炉灶 2是火盘 3是进气管道
4是反射材料层 5是出火装置 6是调节装置 7是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优选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凹状炉灶,凹状炉灶放置在火盘上,火盘与进气管道连通,火盘上设置有出火装置,出火装置的高低可以通过一侧的调节装置调节,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每个出火装置可以通过不同的调节装置进行高低调节,以便每个出火点与锅底的距离达到最佳燃烧状态;另外出火装置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火盘的出火点有很大区别,整体为钉状结构,内部中空且下端开口与进气管道连通,顶端开设小孔,由于小孔直径比较小,所以燃气从进气管道经过小孔后能够保证足够的气压,燃烧充分。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安德,未经黄安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8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药品电子监管码进行赋码的赋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