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喂料卸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6346.7 | 申请日: | 201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1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蔡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鲤东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喂料 卸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床的自动喂料卸料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床在加工工件的过程中,将待加工的工件喂入机床专用夹具夹紧的步骤,较多是采用手工完成的,手工喂料加工效率低,不能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要,且在喂料和夹持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工件报废率高,在无形中就增加了工件的加工成本。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喂料和加工全自动完成的数控加工中心,其喂料过程是采用机械手来完成的,现有的机械手可以实现多角度的空间运动,可准确的将待加工工件喂入专用夹具中夹紧,并在工件加工完成后将工件取出,可用于加工多种形状和规格的工件,但这种喂料装置的机械手在结构上较为复杂、且成本极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作精确、成本低廉的自动喂料卸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喂料卸料机构,设置于机床机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料装置,设置于机架上,其具有用于将工件输送至待加工位置的输送轨道;抓取装置,包括垂直设置于机架上的直线电机、连接在直线电机动子上的安装架、设置于安装架下部具有工件容置槽的抓取件、横向水平设置于安装架下部用于将处于抓取件容置槽中的工件顶出的第一气缸、横向水平设置于机架上用于将处于待加工位置的工件顶入抓取件容置槽中的第二气缸;夹持装置,设置于机架上,包括具有分叉夹持部的夹持件、套设于分叉夹持部上的夹紧环、驱动夹持件横向水平移动的第三气缸、设置于夹持件上用于将处于分叉夹持部中的工件顶出的第四气缸。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工作时,直线电机驱动安装架向下移动,使抓取件的容置槽与工件相对,第二气缸将工件顶入抓取件的容置槽中,直线电机驱动安装架继续下移,使抓取件的容置槽与夹持件的分叉夹持部相对,第一气缸将工件顶入分叉夹持部中,第三气缸驱动夹持件后退,使分叉夹持部与夹紧环配合将工件夹紧,完成喂料动作,机床的加工刀头进行工作对工件加工,加工完成后,第三气缸驱动夹持件前进松开工件,同时第四气缸将加工好的工件顶出,完成卸料动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动作精确、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一种自动喂料卸料机构,设置于机床机架1上,包括供料装置、抓取装置、以及夹持装置,供料装置设置于机架1上,其具有用于将工件7输送至待加工位置的输送轨道2,为公知的现有技术,其详细结构不再详细说明;抓取装置包括垂直设置于机架1上的有定子81轨道和动子82构成的直线电机、连接在直线电机动子82上的安装架9、设置于安装架9下部具有工件容置槽61的抓取件6、横向水平设置于安装架9下部用于将处于抓取件6的容置槽61中的工件7顶出的第一气缸33、横向水平设置于机架1上用于将处于待加工位置的工件7顶入抓取件6的容置槽61中的第二气缸34;夹持装置设置于机架1上,包括具有分叉夹持部的夹持件5、套设于分叉夹持部上的夹紧环4、驱动夹持件5横向水平移动的第三气缸31、设置于夹持件5上用于将处于分叉夹持部中的工件7顶出的第四气缸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鲤东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鲤东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63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输入双输出的同步翻转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斜度可调式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