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硅片高温烧结炉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8514.8 | 申请日: | 2011-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6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洪祖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保利(泉州)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24 | 分类号: | F27B9/24;F27B9/30;H01L3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硅片 高温 烧结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的制造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制造太阳能硅片的高温烧结炉。
背景技术
硅基太阳能电池是当前开发得最快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它的构成和生产工艺成熟,产品已广泛用于宇宙空间和地面设施。太阳能电池主要由硅片构成,在高纯度硅片上形成半导体P-N结,最后采用丝网印刷法,将配好的金属浆印在硅片上做成栅线,进行烧结。烧结是晶体硅电池制作的最后关键工艺,其将印刷在硅片表面的导电金属层在高温的作用下完成与P-N结接触。硅片放置在高温烧结炉的炉带上,由炉带传输,经过高温烧结炉的多个温区完成烧结。现有的高温烧结炉,其用于输送硅片的炉带为平面炉带,硅片背场与炉带表面面接触,接触面积大,若存在炉带表面磨损或是脏污等均会导致背场产生铝凸等品质不良,从而增大电池内阻,降低电池硅片的能量转换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硅片高温烧结炉,它能避免因炉带与硅片背场大面积接触而引起的铝凸等品质不良现象,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太阳能硅片高温烧结炉,设置有首尾相接循环运行的炉带和炉带传输装置,所述炉带传输装置包括传动电机、主动滚筒、改向滚筒、导轨、支撑轮和张紧机构,所述炉带的两端套装在主动滚筒和改向滚筒上,主动滚筒由传动电机驱动;循环运行的炉带的上层炉带由导轨支承,而下层炉带则由支撑轮支承,所述张紧机构包括惰轮和摆轮,在所述炉带上设置有外突斜面,使炉带形成槽形结构,炉带上槽部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并且等腰梯形的大端位于槽口。
本实用新型的炉带具有带斜面的等腰梯形槽,硅片放置于等腰梯形槽内,硅片的两侧边缘与炉带槽部的斜面相接触,硅片的底面不会与炉带进行平面接触,大大减小了两者的接触面积,即使是炉带表面有磨损或是脏污等都不会导致硅片背场产生铝凸等品质不良现象,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电池硅片的能量转换效率。
进一步地,在所述炉带的槽部两侧还分别向炉带宽度方向水平延伸有支承部,用于支撑轮支承。
进一步地,所述槽部的槽底与所述支承部位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支撑炉带,增加支撑点,所述惰轮的长度与所述炉带的宽度大致相等,在惰轮上设置有两个让位于所述外突斜面的环槽,使得惰轮可以在炉带的两侧及中部进行支承,同时又不会与外突斜面相干涉。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炉带即使有磨损或脏污等,都不会导致电池硅片的背场产生铝凸等品质不良现象,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电池硅片的能量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炉带及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惰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1,一种太阳能硅片高温烧结炉,设置有首尾相接循环运行的炉带1和炉带传输装置,所述炉带传输装置包括传动电机2、主动滚筒3、改向滚筒4、导轨5、支撑轮8和张紧机构,所述炉带1的两端套装在主动滚筒3和改向滚筒4上,主动滚筒3由传动电机2驱动;循环运行的炉带1的上层炉带由导轨5支承,而下层炉带则由支撑轮8支承。张紧机构用于张紧炉带,其包括惰轮6和摆轮7,摆轮7可以向外移动从而绷紧炉带1。
如图2所示,在所述炉带1上设置有外突斜面,使炉带1形成槽形结构,炉带1上槽部11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并且等腰梯形的大端位于槽口。在所述炉带1的槽部11两侧还分别向炉带宽度方向水平延伸有支承部12,所述槽部11的槽底与所述支承部12位于同一平面上。炉带1的支承部12位于导轨5上,导轨5将上层炉带平稳支承。
如图3所示,所述惰轮6的长度与所述炉带1的宽度大致相等,在惰轮6上设置有两个让位于所述外突斜面的环槽61。使得惰轮可以在炉带的两侧及中部进行支承,同时又不会与外突斜面相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主动滚筒3由传动电机2驱动,在主动滚筒3、改向滚筒4、导轨5和支撑轮8的带动和支撑下,炉带1循环运行,硅片7放置于炉带1的等腰梯形槽内,硅片7的两侧边缘与炉带1槽部11的斜面相接触,硅片7的底面不会与炉带1进行平面接触,大大减小了两者的接触面积,即使是炉带1表面有磨损或是脏污等都不会导致硅片7的背场产生铝凸等品质不良现象,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电池硅片的能量转换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保利(泉州)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金保利(泉州)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85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加热炉导电杆紧固隔热密封垫圈
- 下一篇:用于制造多孔玻璃预型体的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