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加样及反应管装载的自动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7569.7 | 申请日: | 2011-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4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唐勇;杨卫平;张雷;刘春艳;徐辉;宋小波;张颖;吴永杰;王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G01N3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117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反应 装载 自动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化学的医疗检测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加样及反应管装载的自动化装置。
背景技术
向反应管中加注样品是生化研究实验的必要步骤,以往这种操作都是由实验员使用移液器手工完成。在低通量和精度要求低的实验中,手工操作还可以满足要求。但是,随着生化和医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医学检测和商业检测的样品量不断增加,一方面传统手工操作已经不能满足技术人员对实验通量和速度的要求,另一方面人工操作不确定性带来的误差也降低了实验检测的精度。
因此,在样品处理量巨大的今天,市场需要一种既能实现加样自动化,又能实现反应管装载自动化的自动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加样及反应管装载的自动化装置,它可以配合搭载特定的耗材自动完成加样及反应管装载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加样及反应管装载的自动化装置,包括自动加样装置、以及自动加样装置下方的自动进管装置;其中,所述自动进管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基座、设在基座上用以承载反应管和加样头的耗材支架、以及引导耗材支架运动的第一运行机构;所述自动加样装置包括加样/移管装置、以及引导加样/移管装置运动的第二运行机构。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运行机构包括电机、丝杠、导轨和滑块;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丝杠连接;所述丝杠与装在导轨上的滑块固定连接,并且所述滑块还与耗材支架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运行机构包括引导加样/移管装置作水平运动的横向运行机构,以及引导加样/移管装置作垂直运动的垂直运行机构;所述横向运行机构包括电机、丝杠、导轨和滑块,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丝杠连接;所述丝杠与装在导轨上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垂直运行机构包括电机、丝杠、导轨和滑块,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丝杠连接;所述丝杠与装在导轨上的滑块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垂直运行机构固定在横向运行机构的滑块上,所述加样/移管装置固定在垂直运行机构的滑块上。
优选的是,所述加样/移管装置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柱塞,以及设在加样/移管装置末端的反应管固定子和加样头固定子,并且所述柱塞还连接有可以压缩和抽取空气的柱塞运动机构。
优选的是,所述反应管固定子和加样头固定子均为固定在加样/移管装置末端的胶圈,并且所述反应管固定子的胶圈直径要大于加样头固定子的胶圈直径。
优选的是,所述加样/移管装置还设有反应管卸载装置和加样头卸载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加样操作的自动化,不但提高了实验通量,而且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2)、本实用新型加样/移管装置末端同时设有加样头固定子和反应管固定子,不仅可以自动加载加样头进行样品吸取,而且卸载加样头后,还可以通过反应管固定字自动加载获取反应管,并移动反应管到指定位置。
(3)、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化操作便于系统集成,可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形成更多自动化功能的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样/移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加样/移管装置获取反应管的工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样/移管装置获取加样头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部件对应的名称为:1自动进管装置,2、自动加样装置,3、横向运行机构,4、加样/移管装置,5、垂直运行机构,6、基座,7、垂直架,8、横梁,11、耗材支架,12、反应管,13加样头,41、加样头固定子,42、反应管固定子,43、柱塞,44、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加样及反应管装载的自动化装置,包括自动加样装置2、以及自动加样装置2下方的自动进管装置1;其中,所述自动进管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基座6、设在基座上用以承载反应管和加样头的耗材支架11、以及引导耗材支架运动的第一运行机构;所述自动加样装置包括加样/移管装置4、以及引导加样/移管装置4运动的第二运行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75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