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光晶体调制器件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6088.4 | 申请日: | 201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5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林德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03 | 分类号: | G02F1/0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光 晶体 调制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系统的光信号调制解调器,尤其涉及一种电光晶体调制器件。
背景技术
电光效应是指对晶体施加电场时,晶体的折射率发生变化的效应。有些晶体内部由于自发极化存在着固有电偶极矩,当对这种晶体施加电场时,外电场使晶体中的固有偶极矩的取向倾向于一致或某种优势取向,因此,必然改变晶体的折射率,即外电场使晶体的光率体发生变化。在光通讯中,电-光调制器就是利用电场使晶体的折射率改变这一原理制成的。电光晶体位于起偏镜和检偏镜之间,在未施加电场时,起偏镜和检偏镜相互垂直,自然光通过起偏镜后检偏镜挡住而不能通过。施加电场时,光率体变化,光便能通过检偏镜。通过检偏镜的光的强弱由施加于晶体上的电压的大小来控制,从而实现通过控制电压对光的强弱进行调制的目的。
现有技术采用电光晶体进行电-光信号调制的,其调制系统由晶体、起偏器、检偏器以及电极以分立器件的方式按照设计的需求进行参数的调配,采用这种方式设计的电光晶体调制器占用体积较大,系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且不便于以一定的参数、规格批量加工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集晶体、起偏器、检偏器以及电极为一体电光晶体调制器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光晶体调制器件,包括:电光晶体,胶合于该电光晶体两个相对的非通光面的两个电极,该电光晶体的两个相对的通光面分别镀有起偏振膜和检偏振膜,其中,起偏振膜的偏振方向平行于该电光晶体的X轴,检偏振膜的偏振方向平行于该电光晶体的Y轴。
所述电光晶体沿着两个相对的通光面的方向被加工成长方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电光晶体调制器中的分立器件集成化,体积更小,方便应用于空间有限的场合;2.电光晶体调制器件的各个部分连接更加可靠;3.便于以一定的规格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1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所示的电光晶体调制器件,由电光晶体1,胶合于该电光晶体两个相对的非通光面的电极2和电极3,以及该电光晶体的两个相对的通光面分别镀有的起偏振膜4和检偏振膜5构成,其中,起偏振膜4的偏振方向平行于该电光晶体1的X轴,检偏振膜5的偏振方向平行于该电光晶体1的Y轴。
优选的,该电光晶体1沿着两个相对的通光面的方向被加工成长方体。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中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60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笔记本电脑发光键盘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