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停车库的汽车举升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3140.0 | 申请日: | 2011-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2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黎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光辉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库 汽车 举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立体停车库用的汽车举升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作为一种日常代步工具走进了众多家庭中,家用轿车数量飞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又使得城市里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车库修建不允许占用大片土地,因此,向空间立体发展成为车库修建的首选策略,要实现立体停车,首先要解决就是汽车在纵向的升降问题。
目前,车库所使用的举升器,多为液压驱动升降,由矩形分布的四个油缸用活塞把车辆顶入高层。由于活塞杆的刚性有限,车辆举升得越高,车辆的晃动越大,举升器的负荷也越大,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液压系统结构复杂,造价高且难于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汽车举升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停车库的汽车举升器,包括矩形框架(1)、举升架(2)和电动滑轮组(3),关键在于:所述矩形框架(1)包括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四个立杆(1a)和设置在矩形框架(1)底部的底板(1b),所述矩形框架(1)通过铰接而悬挂在所述举升架(2)的上部,该举升架(2)包括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四个举升杆(2a),所述左前、左后、右前、右后举升杆(2a)与所述左前、左后、右前、右后立杆(1a)一一对应,所述左前、左后举升杆(2a)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1)左侧且两者相互平行,所述右前、右后举升杆(2a)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1)右侧且两者相互平行,所述左前举升杆(2a)和右前举升杆(2a)相互对称且呈“八”字型分开,所述左后举升杆(2a)和右后举升杆(2a)相互对称且呈“八”字型分开,所述举升杆(2a)的下端均装有行走轮(5);所述电动滑轮组(3)设置在所述立杆(1a)和与该立杆(1a)对应的举升杆(2a)之间,该电动滑轮组(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立杆(1a)的下部,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举升杆(2a)的中部,所述电动滑轮组(3)的钢索受力方向与立杆(1a)的夹角为锐角;在所述电动滑轮组(3)的拉动下,左、右两侧举升杆(2a)夹角变小并带动矩形框架(1)上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汽车置于矩形框架的底板上,左右两侧的举升杆呈八字形分开,电动滑轮组拉动左右两侧的举升杆向内靠拢,随着左右两侧的举升杆的夹角变小,带动矩形框架上升使汽车升到预定高度;需要矩形框架下降时,使电动滑轮组的钢丝绳向放松方向运动,汽车举升器受重力作用,拉动电动滑轮组伸长,随着左右两侧的举升杆的夹角变大,带动矩形框架下降到初始高度。通过控制左、右两侧举升杆的夹角大小带动矩形框架上升或下降。电动滑轮组的钢索受力方向与矩形框架的升降方向形成一定的夹角,即四个电动滑轮组只承担部分矩形框架以及所载的负载(汽车)的重量。随着矩形框架的上升,电动滑轮组的长度越小,而汽车及矩形框架的重量一定,分解到电动滑轮组上的力越小,电动滑轮组承载的负荷越小,因此不会产生晃动,安全可靠。
所述立杆(1a)的中上部均设置有弹簧(4),所述弹簧(4)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立杆(1a)上且该弹簧(4)朝向所述矩形框架(1)的外侧延伸。汽车举升架升到最高位置时,弹簧被压缩,汽车举升器受重力作用开始下降,弹簧对举升杆施加一个辅助推力,以防电动滑轮组卡死造成汽车举升器无法下降。
所述矩形框架(1)前、后两个上横杆(1c)的两端均向外延伸形成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四个端头,所述举升杆(2a)的上端均设置有加长杆(2b)且两者构成一刚性体,所述加长杆(2b)为直杆,该加长杆的上端与所述举升杆(2a)的上端相连,所述矩形框架(1)通过两个上横杆(1c)的四个端头与所述举升架(2)铰接,其中左前、左后、右前、右后端头分别与右前、右后、左前、左后加长杆(2b)下端一一对应铰接。左右两侧的举升杆通过加长杆与矩形框架交叉铰接,可节约汽车举升器的占地面积,适于小空间使用。
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矩形框架升得越高,电动滑轮组承载的负荷越小,不会产生晃动,安全可靠,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驻车位置)。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举升中)。
图3 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目的位置)。
图4 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驻车位置)。
图5 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举升中)。
图6 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目的位置)。
图7 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驻车位置)。
图8 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举升中)。
图9 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目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光辉,未经黎光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3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降横移提升传动装置
- 下一篇:折叠升降户外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