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结肠充气放气囊袋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9235.5 | 申请日: | 201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7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戴明德;王健;陈伟;蔡萍;周代全;黎川;陆明;黄学全;陈丽;陈莉;程琳;陈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M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结肠 充气 气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肠医疗用品,具体涉及一种给结肠充气放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患有肛漏、肛裂、直肠癌和痔疮的病人,通常都伴有便血的症状,在医院门诊中,常常需要对便血病人进行检查,以确定所患的疾病。现有先进的检查技术是CT结肠造影技术,即通过3D模型的虚拟重建检查肠道的状况。CT结肠造影时需要向肠道中注入造影剂,通常采用向肠道中注入空气作为肠道CT扫描的造影剂。
现有的注气方法是将充气管插入患者肛门内,让患者收紧肛门夹紧充气管,然后用血压计的气囊往结肠里面充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着如下的问题:1,结肠导管的充气过程很漫长;2,检查完毕取出充气导管时,需要先将结肠内的气体放掉,由于结肠内充有较多的气体,放气过程中容易将污秽物冲出,不够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充气快速,安全卫生的一次性结肠充气放气囊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次性结肠充气放气囊袋,包括有气囊主体和气囊口,气囊口上设置有封闭夹,所述气囊主体上还设置有一个与结肠充气导管的进气口相配合的气嘴,其上设置有阀门。
当需要给结肠充气时,先将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结肠充气放气囊袋的阀门关闭,然后打开气囊口,抖动一次性结肠充气放气囊袋,装入空气,然后用封闭夹将气囊口封住,然后将气嘴连接到结肠充气导管的进气口并打开阀门,用手按压气囊主体,将空气挤入结肠内即可,然后关闭阀门,将多余的气体从气囊口放出,再用封闭夹重新封住气囊口。
当需要放出结肠内所充的空气时,打开阀门,空气及污秽物被气囊袋收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次性结肠充气放气囊袋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采用了一次性结肠充气放气囊袋代替血压计气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充气快速;2,由于气囊主体可以收集并储存从结肠内冲出的空气和污秽物,使得放气过程十分方便,而且安全卫生。
进一步,为了保证气囊主体可以容纳足够的空气,同时为节约成本,便于用手按压,所述的气囊主体容积限定为2000~3000ml。
进一步,为了提高通用型,同时为了节约成本,限定所述的气囊主体容积为2500ml。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结肠充气放气囊袋,包括有气囊主体1、气囊口2和气嘴3,气囊口2上设置有封闭夹21,气嘴3与结肠充气导管的进气口5相配合,气嘴3上设置有阀门31,气囊主体1容积为2500ml。
充气时,先关闭阀门31,然后打开气囊口2,抖动气囊主体1,装入空气,然后用封闭夹21将气囊口2封住,然后将气嘴3连接到结肠充气导管的进气口5并打开阀门31,用手按压气囊主体1,将空气挤入结肠内即可,然后关闭阀门31,打开气囊口2,将多余的气体从气囊口2放出,再次用封闭夹21夹住气囊口2即可。
当需要放出结肠内所充的空气时,打开阀门31,使结肠内的空气和污秽物通过结肠充气导管的进气口5充入气囊主体1,待气压平稳后,关闭阀门31,然后再对结肠充气导管做拔出处理即可。
根据不同人的需求,气囊主体1的容积可在2000~3000ml做调整。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比如,简单的改变和替换封闭气囊口的封闭夹,封闭气嘴的阀门,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92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