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模式片内电源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8411.3 | 申请日: | 201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0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方健;管超;柏文斌;王泽华;关旭;陈吕赟;吴琼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周永宏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模 式片内 电源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芯片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片内电源电路的设计。
背景技术
片内电源电路是集成在半导体芯片内部的电源模块。其作用主要是从外部电源(例如220V市电)中获取电能,并把能量转化芯片内部其他模块可接受的稳定的直流电平,并给内部其他模块供电。目前,片内电源在纹波幅度、调整范围、功耗等技术指标上还不能达到外部电源的水平,但是,片内电源具有设计指标灵活、成本低廉、可集成等外部电源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片内电源将会成为未来电源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片内电源电路,线性片内电源电路和开关片内电源电路。线性片内电源电路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片内基准源单元、误差放大器单元和PMOS传输管。Vin由外部电源提供,可以是带有摆幅剧烈的纹波的直流电压,V0是输出电压,给内部其他模块提供电源。从主要性能上看,这种电源技术很成熟,可以达到很高的稳定度,波纹也很小,而且没有开关片内电源电路具有的干扰与噪音。但是,这种电源也有很大的缺陷,那就是自身功耗高、输出电压调节范围有限,这些缺点极大地限制的线性片内电源电路的应用。
开关片内电源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过压欠压逻辑单元、高压JFET,这里的高压JFET指的是一种漏源耐压200V以上的JFET,Vin是由外部电源输入的,高压JFET的栅极接地,过压欠压逻辑单元是控制NMOS管MN1管的开和关,间接地控制NMOS管MN2管的开关,以达到控制是否给电容C0充电的目的;Vout是输出电压,给内部其他单元提供电源。过压欠压逻辑单元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Output是输出到图2电路的MN1管的栅极,A11、 A12是两个比较器,A13为S-R锁存器,BP即为图2电路中的BP点电位。这种电源相对第一种效率更高、输出电压调整范围更大,但是,它的缺点是纹波大,在片内电源电路要求高的情况下不适用。
可以看出,线性片内电源电路的纹波小,但输出电压调节范围有限;开关片内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调整范围大,但纹波也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片内电源电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模式片内电源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模式片内电源电路,包括片内基准源单元、过压欠压逻辑单元、误差放大器单元、功率输出单元和高压JFET,外部电源输入到高压JFET的漏极,高压JFET的源极连接到功率输出单元的输入端,片内基准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到过压欠压逻辑单元的一个输入端,过压欠压逻辑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到功率输出单元输入端,功率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到过压欠压逻辑单元的另一个输入端,其特征在于,高压JFET的栅极连接到误差放大器单元的输出端,片内基准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到误差放大器单元的一个输入端,功率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到误差放大器单元的另一个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84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板电脑系统
- 下一篇:一种焦碳塔预热温度触发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