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VRV系统的电动车空调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3352.0 | 申请日: | 2011-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2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静 |
主分类号: | F25B7/00 | 分类号: | F25B7/00;F25B31/00;F25B41/06;F24F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vrv 系统 电动车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空调。
背景技术
而现有的客车用空调机多为单机组或多机组顶置式客车空调,采用独立制冷系统,客车空调结构包括空调机壳体、及安装在空调机壳体内独立制冷系统的冷凝器芯体、蒸发器芯体、压缩机、节流装置和电器控制系统。顶置式客车空调系统的冷凝器总成和蒸发器总成一般为分体式,由大功率电动机驱动开式结构的压缩机和发电机,该压缩机和发电机安装在电动客车的底盘上面,而顶置式客车空调冷凝器总成和蒸发器总成安装在车顶上,中间用管道连接。随着技术的革新,电动客车出现的一体顶置式电动空调机,要求整个空调布置在车顶上,一般采用玻璃钢结构,将冷凝器总成布置在前面,压缩机和储液器布置在中间,蒸发器总成布置在后部而形成一体顶置式结构。
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1182943A电动客车空调机,其结构包括空调机壳体、及安装在空调机壳体内的冷凝器芯体、蒸发器芯体、压缩机、电源变换装置以及电器控制部分,其中蒸发器芯体位于空调机壳体的中间部分,冷凝器位于空调机壳体的前端,压缩机、电源变换装置以及电器控制部分位于空调机壳体的后部,压缩机连接冷凝器,冷凝器连接蒸发器芯体、蒸发器芯体再连接压缩机依次构成一循环系统,在蒸发器芯体旁设有蒸发风机,冷凝器旁设有冷凝风机,蒸发风机、冷凝风机及其控制器为低压直流电源驱动,压缩机为交流电源驱动,电源变换装置及其电器控制部分设置有封闭的可进行屏蔽的箱形金属外壳。又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1182942A一种提高电器元件可靠性的电动客车空调机,在压缩机、电源变换装置以及电器控制部分设置有封闭的可进行屏蔽的电控箱金属外壳;在蒸发器芯体以及蒸发风机外设有一蒸发器外壳;在电控箱金属外壳与蒸发器外壳之间设有一冷却金属管道,冷却金属管道的一端口设在蒸发器芯体外壳上,另一端口设在电控箱金属外壳上,在电控箱金属外壳的另一端设有开口向下的出气口。再如专利公开号CN1974259A一种汽车用空调机,包括空调机体及其电源,电源包括与车内供电系统独立设置的反射形半球风叶、水平旋转的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汽车行驶时由风力发电机的反射形半球风叶采集行驶时产生的空气流-风发电提供电源,停泊时由太阳能电池板采集阳光发电提供电源,利用汽车行驶时产生的空气流带动反射形风叶水平旋转的风力发电机,与太阳能电池板互补发电,为汽车用空调机提供电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的汽车空调装置的在低负荷情况下能耗高、导致蓄电池使用寿命低、运行成本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低负荷情况下降低能耗、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的采用VRV系统的电动车空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采用VRV系统的电动车空调,包括单机组制冷系统,所述单机组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总成、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总成,所述冷凝器总成的低温低压出口通过节流装置于蒸发器总成连接,所述单机组制冷系统还包括至少两台并联运行的电动压缩机,其中,至少一台电动压缩机为变频电动压缩机,各台电动压缩机之间设有均油管,所述各台电动压缩机的排气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与所述冷凝器总成的高温高压接口连接,所述各台电动压缩机的排气管和吸气管上设置卸载阀;
所述电动车空调还包括:VRV电控系统,用以预先设定负荷下限值和负荷上限值,所述变频电动机的上限负荷介于所述负荷下限值和负荷上限值之间;当室内冷量负荷小于负荷下限值时,开启变频电动压缩机;当室内冷量负荷达到变频电动压缩机上限负荷时,开启定速电动压缩机,并同时关停变频电动压缩机;当室内冷量负荷达到负荷上限时,在定速电动压缩机工作的同时开启变频电动压缩机。
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电动车空调包括多组单机组制冷系统,各个单机组制冷系统并行设置。
进一步,所述节流装置为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或毛细管组。
再进一步,所述冷凝器总成中,冷凝器风扇由至少两台电机风扇。
更进一步,所述冷凝器总成和蒸发器总成中的换热器为平行流换热器或管翅式换热器。
所述各台电动压缩机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均油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静,未经李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3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