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鱼片自动吸拿排放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1572.X | 申请日: | 2011-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7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彭德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德权 |
主分类号: | A22C25/08 | 分类号: | A22C25/08;A22C25/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地址: | 524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片 自动 排放 | ||
1.一种鱼片自动吸拿排放机,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机架(1)、旋转送料盘(2)和鱼片吸排装置构成,所述旋转送料盘(2)水平设在机架(1)上,所述鱼片吸排装置是由吸拿管(16)、气体分配转盘组件、环形走轨(13)、传动轴(18)、电机(11)和真空泵(39)构成,以电机(11)为动力源的传动轴(18)垂直设在机架(1)上,气体分配转盘组件设在传动轴(18)的下端部,吸拿管(16)设有多个,并沿着气体分配转盘组件的周边间隔分布,吸拿管(16)的一端与气体分配转盘组件上的吸管接头(25)连接,另一端设有吸嘴(17),所述吸嘴(17)设在旋转送料盘(2)的上方;吸拿管(16)中带有吸嘴(17)的一端固定在固定臂(15)上,所述固定壁(15)的一端与气体分配转盘组件铰接,另一端通过固定壁(15)上的滑轮(14)支撑在环形走轨(13)上,所述真空泵(39)通过吸气管(46)与气体分配转盘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片自动吸拿排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配转盘组件是由上转环盖(24)、上转环(19)、固定环(20)、固定环盖(21)、环托座(22)及弹簧底盘(23)构成,所述上转环盖(24)和上转环(19)通过螺丝固定在一起并设在传动轴(18)的下端部,所述上转环盖(24)和上转环(19)的中心部设有轴孔(28),上转环盖(24)的轴孔(28)处设有密封盖(26),轴孔(28)的外围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吸孔(29),上转环盖(24)上的每个吸孔(29)处设有吸管接头(25),所述吸拿管(16)的一端与吸管接头(25)连接,上转环盖(24)的周边间隔分布有与吸拿管(16)数量相当的凹槽(27),所述固定壁(15)的一端铰接在凹槽(27)内;弹簧底盘(23)设在环形走轨(13)的中心孔(45)内,固定环盖(21)和固定环(20)通过其上的轴孔(28)依次套在环托座(22)中部的固定轴(34)上,并通过钻孔(56)用螺丝将环托座(22)、固定环盖(21)和固定环(20)固定在一起,将固定轴(34)的端部插接在上转环盖(24)和上转环(19)的轴孔(28)内,在弹簧底盘(23)上的弹簧的推力下,使固定环(20)与上转环(19)紧密接触;所述环托座(22)、固定环盖(21)和固定环(20)的对应位置都分别设有吐气孔(31)及吸气孔(32),所述吐气孔(31)及吸气孔(32)分别与吸孔(29)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片自动吸拿排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39)为水循环真空泵,真空泵(3)通过马达架(48)设置在机架(1)的下部;所述真空泵(39)与进水管(40)和排水管(42)的一端相连接,进水管(40)的另一端连接在贮水池(47)中,排水管(2)的另一端设在贮水池(47)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片自动吸拿排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送料盘(2)呈中央凸,边缘为环形凹槽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德权,未经彭德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15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颗粒物料均匀散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折叠式涂胶粘鼠装置